其实项羽的父亲历史上并未记载,但按照浙江《缙云项氏宗谱》记载的项羽父亲是:项渠。

朱熹在为项氏写宗谱序时写道:“更数传有楚将项燕,生渠暨梁,梁杀人,与兄子籍避仇吴中......”,其中生渠暨梁,已经说了渠为梁之兄,这是有关项羽父亲的最早的项氏谱序记载。

其次,单名真正独大是从汉代才开始的。

在春秋时期,如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等等都是两字的名字。

单名之所以会流行,源自于《公羊春秋》中提出的“二名非礼”。

该理论则源于孔子在删定《春秋》时,经常故意将两字名改为单字名,因此战国时期经学家公羊高便认为,这是孔子认为“二名不合礼”。

于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二名非礼”的观念开始渐入人心,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抗拒二名,使得单字名开始逐渐流行。

而到了王莽执政时期,他更是严厉推行“二名非礼”学说,甚至建议汉平帝将“刘箕子”改为了“刘衎”。

同时,使用单字,也是为了尽量避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

为维护中央集权的皇家威严,避讳变得远比古制要严苛了。

音近字也免不了敏感,汉武帝叫刘彻,于是,车辙也只好叫「车通」。

不光皇帝的名讳要避,皇族乃至外戚的名讳也得避。

今天的寿张县,曾经叫寿良县,为避光武帝叔父的名讳而改称寿张;孝元皇后父亲名禁,当时就把「禁中」改称「省中」来避讳。

至于名字带“龙”也不会犯忌讳。

龙是被现代人捧起来的,在古代的地位真没那么高!

秦汉之前,关于龙的记载非常少。就连著名辞书之祖的《尔雅》,都完全没有提到龙,可见当时龙的地位了。

而《春秋》和《左传》当中关于龙的记载,也仅仅是关于豢龙氏如何养龙的故事——这里的龙,似乎仅仅是珍惜动物。

而且,在元朝以前,不仅“龙”没有在衣服上占多大地方,甚至根本没把黄色作为皇家专用颜色。那时候的服装颜色,黑色和红色倒是很流行的。

元朝以后,明清时期,才开始在皇帝的“朝服”上出现醒目的龙。

但是实际上,龙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形象出现,并不太代表它很尊贵或者有很大的忌讳。

不然西游记的作者早就被朝廷追杀了,在《西游记》神仙聚餐大量食用龙肝凤髓,魏征梦中把龙王砍头了,哪吒还把一条龙扒皮抽筋.....

就算在清朝,龙也仅仅是“形象”属于皇家专用,“龙”这个字是无所谓的。

不信大家看看《康熙字典》,里面对“龙”有详细的解释,龙还是山名、官名、人名、复姓、玉名、草名……

在清朝,于成龙,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康熙非常重视的大臣。

在有些演义小说当中,康熙危难之中还经常需要于成龙出来搭救,可见其地位很高。

但是他名字中不单有“龙”这个字,还叫“成龙”。

在清朝那个文字狱盛行的时期,这种名字竟然一点问题都没有,匪夷所思吧。

所以,只能有一个解释:皇帝们从没有认为自己是龙,“龙”这个字压根就不犯忌讳。

当然,这些常威并不知道,此时它的脑袋CPU都快烧了,愣是没想到什么好名字。

最后只能让元芳翻译,说要回去推演一番才能帮孩子取一个好名字。

跟着在众目睽睽之下跑了,让项羽都无语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