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文坚定地说:“吴叔,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将来,我们一定会回来,为村子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我想着,等我们学成归来,可以引进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扩大村里的产业规模。”

“比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或者探索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吴大刚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好啊,子文,你有这个想法很好。我们都盼着那一天呢。”

“对了,吴叔,关于村里的教育,我也有些想法。”

周子文接着说:“我希望村里能更加重视教育,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可以设立一些奖学金,奖励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也可以多组织一些学习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我相信,只要孩子们有了知识,村子的未来就会更加美好。”

吴大刚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子文,你说得对。教育是大事,我们一定重视起来。你放心,村里会按照你的建议去做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村里的发展规划和未来的展望,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周子文起身告辞,吴大刚一直将他送到大队部门口。

“子文,回去好好准备,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村里说。”吴大刚叮嘱道。

“好的,吴叔,谢谢您。您也早点休息。”周子文说完,便转身往家走去。

回到家中,陈家姐妹和周朝阳、唐瑶瑶他们正在整理行李。

看到周子文回来,陈巧依问道:“子文哥,和吴叔谈得怎么样?”

周子文笑着说:“谈得很顺利。吴叔说房子村里会给我们留着,还让我们放心去读书。”

“太好了。”陈诗英说道,“虽然要离开村子了,但这里永远是我们的家。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民们纷纷前来道别。

他们带来了自己家的土特产,表达对周子文他们的祝福。

赵小雅拿着一双自己亲手织的鞋垫,递给陈巧依,红着眼眶说:

“依依姐,这是我给你们做的鞋垫,希望你们在大学里一切顺利。”

赵小雅并没有参加高考,她准备一辈子扎根在乡下,不回城里去了。

对于她的决定,周子文也表示了支持。

路是她自己选的,只要她觉得是对的,那就没什么问题。

陈巧依接过鞋垫,感动地说:“小雅,谢谢你。我们会想你的。”

王大友也来了,他扛着一袋自家种的土豆,笑着说:“组长,这土豆给你们带上,路上吃。你们在外面可要照顾好自己啊。”

周子文连忙道谢,“大友,太感谢你了。你种的土豆可好吃了,我们一定会记得的。”

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村子里弥漫着浓浓的不舍之情。

但大家也都知道,周子文他们是去追求更好的未来,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终于,到了离开的那一天。清晨,阳光洒满了整个村子。

周子文他们背着行李,走出家门。

村民们早已在村口等候,大家的眼中都含着泪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