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将景德以溺职罪革职,发往盛京去充当苦差。”

“这个马屁可真是重重地拍在了马脚上。”

“嘉庆皇帝二十余年中,始终未曾仿效其父南巡,也没有极尽奢华筹办寿筵,他展示给臣民的只有一道道崇俭去奢的谕旨。”

“嘉庆的节俭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声名已经达于外国。”

“出使清朝的朝鲜使臣徐龙辅记载,嘉庆朝大抵以勤俭见称,“观于宫殿之多朴陋,可谓俭矣。”

“朝鲜使臣对嘉庆帝的行政评价很好,嘉庆帝也确实节俭,勤劳,为百姓也多考虑,如果乾隆能早日教育会不会不一样,这真的不好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仁慈圣明的皇帝,御极二十多年,除了亲政初期意气风发过一阵外,越到后来,就越深陷无奈、愁闷、苦恼之中。”

“他自以为稳妥的“守成之法”,并没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样使大清帝国慢慢恢复元气,重现荣光,反而越来越积重难返,不可收拾。”

“在他统治的后期,令他尴尬不已,甚至羞愧落泪的事,不止一件。”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六日黄昏,皇帝正在由避暑山庄返回BJ,抵达北京城外的白涧时,接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两百多名天理教教徒,兵分两路,于头天上午攻进了紫禁城。”

“他们与一些信教的太监里应外合,一直攻打到皇后寝宫储秀宫附近。幸好皇子绵宁带领守卫部队全力抵抗,最终全歼起义军。”

“皇帝在行宫中看到皇子绵宁送来的汇报,泪流满面,当天一夜不眠。”

“邪教教徒攻入皇宫之内,并且差一点攻到了皇后面前,这在这么多朝代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实在是“汉唐宋明未有之奇事”。”

“皇帝很清楚,这样天大的丑闻,一定会在历史上永远记载下去。”

“这个污点,是永远洗不掉的,自尊心极强的皇帝深受刺激。”

“第二天,皇帝向全国臣民下发了朱笔亲书的“遇变罪己诏”。”

“嘉庆帝说起了自己的忏悔,“我大清国一百七十年来,列祖列宗爱民如子,深仁厚泽,我虽然能力平庸,却也没有做过害民之事,然而,这汉唐宋明未有之奇耻大辱,却发生在我的任内。

细细思量,问题还出在大臣因循怠玩,不能体我的苦心,悠忽为政,怎么教育都不能清醒!

从今以后,我当然要自我反省,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上答天命,下解民怨。

诸大臣们,如果你们愿意做大清国的忠良,就请你们赤心为国,竭力尽心,以匡正我的失误,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

如果你们自甘卑鄙,那么就请你们挂冠致仕,回家养老,千万别尸位素餐,增加我的罪过!”

“《遇变罪己诏》最后八个字是:随笔泪洒,通谕知之!”

“古今中外,如此动情,如此委屈的圣旨,独一无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