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的言外之意便是,暂时休兵西南,调转枪头南下。

如今南唐主力攻打闽地,正是南下的好机会。若不抓住,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太子的意见呢?”白汐见大半官员都不同意持续投入西南战事,转向问太子白牧。

“父皇,孩儿倒以为应该先西南,而后南。”

“诸位,环视大夏周边,敌人便有契丹、回鹘、南楚、南唐、大理。”

“至于吐蕃,已经随先唐而去,自乱而散。”

“契丹有草原之利,来去如风,非一时可定。”

“回鹘据西北边地,随遇而安。”

“南楚自困湖南,虽力微,却掌握长江上最强的水师。”

“南唐篡南吴而立,虽控荆淮,但自从我大夏夺有江陵以来,可随时自湖北东进,再配以淮北陈蔡、濠泗、徐海三路齐发,亦不能挡。”

“反观大理,虽小国寡民,但黔王一系早已无法控制,大夏又鞭长莫及。实乃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若不趁着其立国之初,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待其长成,据滇缅之险峻,年年寇边劫掠。”

“我们又将要费多少精力、财力、人力去解决它呢?”

“要知道西南蛮祸,自汉以来,未尝根除也。”

“就连黔王一脉经略数十年,也险些前功尽弃,可知其难也。”

“是以,为国家计,为未来计,请先除大理,振黔王府。”

“好。”白汐自御座猛地拍案而起,指着白牧对着堂下群臣怒斥道:“看看,都看看。”

“太子今年也不过三十,满朝公卿,无不是饱读诗书、纵马八方之辈,却也不如一长于深宫的小子,都不愧疚吗?”

见天子发怒,堂下文武无不肃然而立,随后在骆敏翰、白世进、邵宁等人的带领下齐声道:

“臣等死罪,请陛下息怒。”

白汐拂袖道:“朕怒吗?不然,朕一人发怒,也好过天下人发怒。你们现在愧疚,也好过将来千万人愧疚。损一时而利春秋,朕可为也。”

“三司使。”

“臣在。”

“着国库司再发半年国债,筹措粮草军需,输往西南,以助力滇南战事。”

“臣领命。”

“大都督,兵部尚书。”

“臣等在。”

“着兵部征发长安两卫、梁州卫、阆州卫、巴州卫、剑州卫等长安路、山南路、剑南东路三路共计二十四卫,共两万四千人,增兵滇南。”

“着大都督府调侍卫步军司虎捷步军左厢五千人,往滇南听命。”

“臣等领命。”

布置完对征讨军的增兵后,白汐又给黔王府下了一道谕旨。

大意是说:“援兵朕给你了,粮草军需也都一并拨付,还停下了南征唐国的战略。”

“一切的方便都给你了,若明年夏季之前还拿不下大理,就不要怪自己不念及叔侄之情了。”

于是远在昆州的老黔王得到白汐的谕旨后,也顾不得自身年龄问题,带着‘赞陀二世’,立即前往大理前线,督战。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