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当官的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就不能惯着他们。

即便是他需要这些官,也没看这些官。

他朱元璋能用这些人为官,他们应该感恩戴德才对,给钱,已经是他的恩惠了。

实际,他就是目光短浅。

人家一个人感恩戴德,还能一家子都是感恩戴德?

所以,这才导致明朝贪腐现象严重,而且久禁不止。

朱元璋自持聪明,最恨贪官污吏。

但他的这个俸禄体系,确是助长了贪官的出现。

适得其反!

这种情况到了清朝,就好了很多,但依旧入不敷出。

归根结底,还是地主,剥削阶级的私心作祟。

清朝官员的俸禄分为俸银与禄米两种,每年春秋两季发给。

由于官员的年俸并不高,难以维持其庞大的家族开销,所以自雍正年间开始,有了养廉银制度。

地方官员的养廉银,来自地方火耗或税赋,因此视各地富庶与否,养廉银数额各有不同。

一般来说,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远高于其工资。

这种养廉银制度一出下,直接就让清朝少了不少贪官污吏。

这一点,明朝应该学一学。

但其制度依旧存在许多弊端。

话又说回来。

当时明朝的一品大员,这些聪明绝顶的大臣,难道看不出来吗?

非也!

之所以不戳破,那是因为,朱元璋在这一点,不容置疑,非常坚决。

而洪武年间的大臣,一般情况下,都只有报告,决策权都在朱元璋手。

但现在,朱元璋已非朱元璋,自然是不能看着这个弊端继续沿袭下去。

他虽然只有十六年寿元,但这不耽误把自己的名声留在洪武。

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即便不是什么千古一帝,也要名留千史啊!

改变俸禄体系,让官员都有钱赚,就能减少贪官污吏的数量。

他的思维是未来人的思维。

不说人人平等,可也要劳有所得。

当然,拥有高等级别的俸禄,国库就要遭殃,所以,他还需要解决国库问题,也就是民生,以及税收!

但饭咬一口一口吃。

治国也许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众人脸都是一副欢喜的模样。

即便是刘伯温啥都是一脸的笑容。

他们都穷怕了。

“皇的改变,真是大明之幸啊!”

众人心里想道。

而就在这时,朱元璋的心声再起。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