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内,朱标久久不语。

心中悲凉。

突然得知太子妃可能会难产而死。

怎能不令他感到惶然。

如今常氏已经怀孕数月,

连打胎都不能打!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一天天的走向死亡!

想到这里,朱标心中愈发苦涩。

一股绝望的情绪由然而生。

两人青梅竹马,恩爱有加。

大婚之后,最开始两人应该是没找到窍门。

所以太子妃常氏三年未孕。·

后来,可能是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

继皇长孙朱雄英出世之后,

常氏几年内又接连诞下了两个公主。

现在,又已经怀胎数月,即将临盆。

但这次,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了!

朱标驻足沉默良久,苦苦思索着救治妻子的办法!

却一直毫无办法。

好似灵光一现!

朱标忽然想到,

那大夏帝国军队有那么许多闻所未闻的先进科技。

不知道大夏在医科方面,

是否也有能令人起死回生般的奇迹?

想到这里,朱标精神一震!

打定主意改天一定要去找找那大夏使节团!

或许,太子妃常氏,

在大明历史可能并不是十分起眼。

但,却是至关重要!

如果常氏没有因难产大出血而死。

整个大明的历史都将被彻底改写。

首先,

皇长孙朱雄英不会失去生母庇护!

有常氏的庇护,

吕氏也就没有任何可乘之机!

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个侧妃,

翻不起一点浪花!

也就不能对皇长孙朱雄英那般苛待,

每天催着逼着让一个八岁的孩子背诵四书五经!

最终导致一个八岁的孩子因心力枯竭而早夭!

如果朱雄英不死,

本来还能多活些年的马皇后,

也就不会因为悲伤过度,郁气攻心提前过世!

马皇后不死,朱元璋的凛冽杀意始终会被这道剑鞘包裹。

无法彻底展露!

不知能让朱元璋少造多少杀孽.

如果朱雄英不死。

朱允炆也就不会得到登基称帝的机会。

要不是朱允炆削藩的手段实在过于脑残和卑劣。

朱棣也不会破釜沉舟,发动靖难。

导致大明时隔二十余年,

便又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诚然,

永乐大帝的功绩足以弥补这次靖难造成的生灵涂炭。

但若是朱雄英不死,

朱棣的靖难之役绝不可能发生!

那些死于战火之中的无辜百姓便能得以幸免。

朱雄英不早夭,

即使太子朱标仍旧身死,

皇位还是会顺位到朱雄英的身。

朱元璋也就不需要为了给朱允炆除去隐患,

从而大肆屠杀淮西勋贵!

因为朱雄英成长起来,

到洪武二十五年朱标身死时,

已经有十八岁。

必然已经被整个淮西勋贵集团所接受,所推崇。

有淮西勋贵这帮子开国猛将在,

朱棣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北平,

就算朱雄英也要削藩,

他也不敢有任何反抗!

实在是干不过啊....

况且,朱雄英就算要削藩,

也不会像朱允炆那样急不可耐,完全不计后果。

所以说,历史的进程是如此的按部就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