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当歌星,我更愿意当个世界大导演。”

李普西婉拒。

他不意外巴迪的热情。

《A Dios Le Pido》有这样的魅力。

2002年刚一发行就大获成功,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进入了前五名,三大洲的12个国家排名第一,在‘热门拉丁歌曲’公告牌上连续47周排名前二......1年也就52周,一首歌大半年都是大热门,足见歌曲的质量。

西语也是仅次于英语的世界第三大语言,市场非常广阔,让家学渊源的巴迪看重太正常了。

要是没信息挂,李普西会答应借用巴迪的人脉。

现在有底气在,那就没有必要跟唱片公司签约。

资本世界,任何东西都有代价。

比起被当做赚钱工具,自己单干坑蒙拐骗...带别人投资吃肉多爽。

......

“基本功差了一些,但天赋真的太好了,咬字清晰、声场澎湃、音域广阔。”

巴迪羡慕:“声带、音色、乐感、辨识度.......完美的条件,有时候上帝真不公平啊。”

作为化妆天才的科琳有自己的见解:“唱歌的天赋太过于显而易见,就像高个子天生适合打篮球那么明显。”

“你说的对。”

巴迪深感认同:“唱歌这一块,努力只在前期有作用,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比谁更有天赋。”

“没天赋的,像我,就算从小就努力唱歌,也比不过李普西。他就算不练,一开口就已经到位。”

有个传奇歌手继父,谁不想要当歌手?

但继父第一天说:‘一句都不在调上也是天赋,嗯,撒旦的礼物。’

直接粉碎了他那幼小的心灵。

过了很多年,巴迪才习惯了自己的平凡声音,深耕在幕后。

他太清楚,唱歌这一行,99%都是天赋。

正因为清楚,他才感叹李普西的条件。

最让他震惊的是体能。

李普西录十几遍,嗓音都不带疲惫的。

巴迪看的羡慕到酸:“这声带,这肺活量,也太强了。要是唱歌天赋分等级,这就是五星级饭店的终身VIP。”

“yeah。”

科琳有莫名些小自豪,插着腰说:“我嗓子都哑了他还能喊呢。说的是室内马拉松。”

巴迪:“???”

你最好真的是说室内马拉松。

喝了口水的李普西摊开手:“天生就强,我也没有办法。”

“发克!”巴迪竖起两根中指:“我收钱收便宜了!”

说笑了一阵,巴迪正色道:“你真的很适合当歌手。”

“要是我家人听见了你唱歌,他们都会追着给你上课。”

他扫了眼李普西的脸,小声嘀咕:“我妈估计都愿意付钱......”

李普西忽略了后面那句:“刚才唱的还有地方不太满意,我们再来一遍吧。”

“伙计,你很重视配乐?”

“当然。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李普西说:“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虽然主要是通过听觉的渠道,接受的是听觉的刺激,但由于通感的作用,也可能引起视觉意象,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引起强烈的感情反应。”

“配乐就因此成了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事的表现力、剧情的感染力、场景的氛围......配乐都和这些紧密结合,凸显电影特别强调的元素。

上辈子的老家,电影制作人不太愿意在配乐上加大投入,觉得这样不能显著增加票房收入。

老家的电影观众决定去不去看一部国产电影,要么是看有没有喜欢的明星演员,要么是看故事合不合自己口味,要么就是随大流一起凑热闹。

配乐排在非常后面。

相对来说好莱坞就重视配乐多了,从南加大重点培养配乐相关人才就可见一斑。

这不是鉴赏能力的差距——电影配乐也不需要那么高的鉴赏能力。

主要还是没鹰酱吃饱饭时间长。

鹰酱吃饱很多年了,精神建设做的更多,从小学校里音乐氛围就很浓厚,每个中小学都有自己的管弦乐团和合唱团。

这种现象在音乐教育尚不普及的老家还差得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也决定了人才数量的差距。

大量的投入,在好莱坞已经把配乐进行分化,不同题材的电影会用到不同类型的配乐,就像理科公式。

像《冰风暴》安.李用到了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