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郭德刚和王蕙带着两个孩子去津城过年后,张小辫儿就来到了四九城,跟着他姐姐和未来姐夫一起生活。

在张小辫儿看来,一切都是那么得突然。

没有人问过他要不要离开津城,也没有人问过他要不要学相声。

但是似乎所有的大人,都已经帮他做好了这个决定。

年仅九岁的张小辫儿,坐在小院儿的门口,望着眼前那条一望无际的土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辫儿,干嘛呢?一整天了,一句话都没说。”

如今还在寒假里,郭怀瑾今天就哪儿都没去,在家陪着两个弟弟。

一个弟弟自然是郭麒林,另一个则是跟他结了拜的张小辫儿。

大林在房间里写作业呢,郭怀瑾就出来看看一个人在大门口发愣的小辫儿。

“瑾哥,姐夫说让我跟他学相声。”

“怎么?不喜欢啊?”

张小辫儿歪着头想了半天,没想明白。

“我也不知道。

我以前跟姐姐去剧场的时候,也经常听相声,不讨厌。

但是我更喜欢唱大鼓。”

郭怀瑾是听过王蕙提起这件事儿的,其实也没多复杂。

陈燕霞和王蕙都是唱大鼓的,张家也算得曲艺世家。

所以张闻波和陈燕霞想让学习成绩并不好的张小辫儿入行学艺,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甚至于说有一些顺理成章。

至于为什么让张小辫儿学相声而不是大鼓呢?

原因也很实际,就是因为唱京韵大鼓的如今可比说相声的还不景气。

传统曲艺行业的没落是时代性的。

这片华夏大地所经历过的硝烟炮火、饿殍遍野以及文化冲击都构成了这些传统行当的没落。

所以在这些没落的行当里,能场场卖票回本儿的德芸社,自然成为了张小辫儿学艺的首选。

只不过,郭怀瑾并不知道,原来张小辫儿刚开始学习相声的时候,居然还挺迷茫的。

“哦,你喜欢唱大鼓。那你还喜欢唱别的吗?”

“喜欢啊!”

张小辫儿眼睛亮了,开始跟郭怀瑾罗列起他喜欢的那些流行歌曲。

郭怀瑾听后点了点头。

“相声有四门儿基本功你知道吗?”

“知道啊,说学逗唱!”

“对,这‘学’啊,其实就包括了你说的大鼓和那些流行歌曲,这叫‘学唱’。

你可以学唱个大鼓啊,流行歌曲啊,吆喝啊,甚至是地方戏。

四门功课中‘唱’这一门儿呢,是唱太平歌词。

这又是另一种唱,对不对?

也就是说,你之后如果喜欢唱,完全可以在台把你会的那些唱,融合到相声里面儿。

你比如我们的一些传统段子里,就有很多的‘唱’。

像学评戏啊、学越剧啊、学小曲啊、杂学唱啊、歪唱太平歌词啊。

甚至于有一段儿相声叫八大改行,包含了很多种地方戏的唱。

这些都是很好的作品啊。

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欢唱,那说相声完全可以满足你。

而且能让你学会更多的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