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是个喜欢和基层的人谈话的皇帝,不管是基层的小兵还是战俘,就是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
但是在这一次和蒙古基层战俘的交谈中,崇祯皇帝发现了非常让他意外的事情。
有一个叫做巴图的战俘,蒙古语是坚强的意思,他居然有斩杀四个东虏的战绩。
其中有一个居然是正黄旗的白甲兵!
再三和其他战俘确认这个战绩后,看着身为武装牧民的巴图,崇祯皇帝陷入了沉思。
根据这些战俘们的说法,巴图当初跟着林丹汗去打仗,遭遇了东虏,就有了四个战果。
其中两个是背后偷袭得手的,显然这个巴图也不是什么讲武德的主。
第三个战果是巴图给一个重伤的东虏补刀弄死的。
如果说巴图的战果就到这里,只能说巴图运气好,或者说巴图擅长搞偷袭。
那么第四个战果确实可以让人闭嘴了,在满洲投入少量白甲兵进攻的时候,巴图直接正面斩杀了一个正黄旗的白甲兵。
而崇祯皇帝在测试了一下巴图的武力后认可了这一战果,别的不说,就巴图的力气和挥刀技巧已经在崇祯皇帝绝大多数的家丁之上了,也就是比崇祯皇帝这种变态,或者曹变蛟,丁修这种猛将差一点。
那么巴图为什么还一直是个武装牧民?又为什么当了明军的战俘呢?
按照巴图的说法,巴图的父亲,当初得罪了所在部落的贵族。
在巴图的父亲死后,这些贵族们就顺带的讨厌起了巴图,即使巴图很能打。
而之前在和东虏的交战中,尽管年轻的巴图打的很勇敢,还有四个战果,但是依旧得不到任何提拔。
因为此时的蒙古讲究的是血缘尊贵,也就是你祖宗不行,你再能打也就是个武装牧民。
想当军官?
哪怕就是个蒙古铁骑兵?
你配吗你?
所以巴图不仅没有得到提拔,也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因为打败了,林丹汗没有东西赏,或者说就是有东西他也不舍得赏)。
哪怕是一只羊,一块肉,一件衣服之类的奖赏都没有。
所以巴图很泄气,觉得好好打和逃跑是一样的。
在和崇祯皇帝的天子家丁交战的时候,巴图就不想拼命了,觉得就是拼命去打,林丹汗也不肯给他什么。
眼看情况不对的时候巴图就跟着其他人一起逃跑了,结果运气不太好,被明军堵住给抓了俘虏。
基本上搞明白状况以后的崇祯皇帝得出了以下要点:
1。巴图很能打。能在无甲的情况下斩杀一名全甲的白甲兵,放在哪里都是顶级的勇士。
2。干好干坏一个养是林丹汗军队衰落的根本。砍死四个东虏都不会受到奖赏,直接逃跑也不会受到惩罚,那么绝大多数的人就会想直接逃跑了。
3。在此刻的蒙古,上升通道是完全关闭的,不管你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阶级。林丹汗这个废物,连阶级上升通道都不能打开,那么就不能指责下面的武装牧民们摆烂了。
4。摆烂的巴图很怨恨林丹汗,可以说对林丹汗是满腹牢骚,说起这位大汗直接用蒙古语骂了很久。
5。摆烂的武装牧民们在历史上投靠了满洲,变成八旗蒙古后战斗力直线上升,后来又衰落,其核心问题就是上升通道的打开与关闭。
搞明白情况的崇祯皇帝就知道了问题的根源,也就是上升通道的关闭与否。
不要以出身论英雄。
可以说大明的遭遇完全和林丹汗一样。
因为上升通道的关闭,大量的英雄豪杰都只能投靠“辽东王”李成梁以求被提拔。
而万历注意到了李家的尾大不掉,直接用抗倭援朝坑掉了李家的老底。
失去了李家的镇压,努尔哈赤就跳了出来,最终导致辽东的局面不可收拾。
天下英雄豪杰,有多少人在民间蹉跎岁月,有多少人有本事而得不到任用?
巴图对林丹汗骂骂咧咧,满腹怨气。
那么汉人呢?那些有本事而拿不到军饷的战兵是不是也在对本明君骂骂咧咧?
因为这个该死的社会完全没有上升通道了。
那么底层的怨气就会越来越大,而高层的蠢驴们就会越来越蠢。
纵容财富的过度集中,纵容垄断的发生,纵容没有什么能力的废物处于高位,纵容剥削,纵容压迫,最终使得无数英雄豪杰被逼上梁山。
如果是太平年间也就罢了,可是大明劫要来了。
就是这些人在上辈子要了朕的性命。
但是不怪他们,要怪就只能怪朕没有处理好矛盾。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的觉悟还是有的。
现在的本明君通过巴图的事情在笑林丹汗,难道黄台吉就没有在笑本明君?
以五十步笑百步啊。
巴图虽然还在骂着林丹汗,但是崇祯皇帝的脸上那是火辣辣的疼。
毕竟,朕是知耻的明君,不像某些不知耻的马鹿......
知耻,那么就要后勇了。
别说什么相信后人的智慧这种屁话,那是没卵子的官僚才会用来忽悠老百姓的假话。
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果问题在最开始就没有被解决。
那么后来的蠢驴就更不会解决问题。
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要指责下面的人为什么摆烂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