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以理服人!

他拜得不是人,而是理!

眼见鲁宗道缓缓退回了班位,赵祯不由将目光投向了丁谓等人。

“诸卿,可有其他见教?”

此时,丁谓等人已经不再是坐着,而是自发地站了起来,躬身聆听。

半晌,无人应答。

眼看如此,赵祯微微一笑,随手拿起了桌案上的《论语》。

“既如此,那朕便讲一讲。”

“今日,既是讲论语,自当以论语为结束。”

“学而篇,为论语之首篇。”

“何也?”

“学,习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而习之,无时不习!”

“此乃,入道之门,道德之基也!”

“是故,朕以为,一切皆在‘习’之一字!”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此句,为论语中最后一句。”

“何也?”

“命,天命也,命即理也,即性也!”

“君子,知命也,当率(遵循)性,当修道,当‘时而习之’,当格物,否则,无以为君子也!”

“礼,教也!”

“礼一失,则为夷狄也,再失则为禽兽,是故,不知礼,人无以立也!”

“言,行也!”

“不知言,人无以知人也!”

(如果无法察其言,观其行,也就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如何知命、知礼、知言?”

“在学也,在习也,在教化也!”

“是故,论语全篇,习之一字,一以贯之!”

“论语之所重,皆在‘习’之一字。”

“是以,朕以为,教化为最重!”

“朕以为,教化之终极……”

说到这里,赵祯语气微顿,然后只见他缓缓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掷地有声道。

“当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注1)

此话一出,现场的所有人,皆是为之一震,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赵祯身上。

不论是想要弄权的丁谓,还是帝党的股肱王曾,亦或者是其他人。

他们此刻的想法,几乎是如出一辙。

天,要变了。(学界的)

官家之言,虽寥寥数语,却道尽了《论语》之要义!

从古至今,讲《论语》者,无出其右者!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从今往后,再也无人敢讲《论语》,敢注《论语》。

阁内东北角,程琳听到最后这四句话,只觉全身的热血,一股一股的往上涌。

‘圣王降矣!’

只见他胸口一起一伏,浑身上下都激动地发颤,连下巴上的胡子也跟着抖动起来。

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以莫大的毅力,压下了颤抖的手,紧紧地握住笔身。

哪怕握到指关节发白,他仍然忠诚地履行着史官的职责!

官家的一言一行,必须要记下,一個字都不能错,也不能少!

圣王之言行,岂能错漏?

如果记错一处,他程琳,就是千古罪人!

——————————

注1:为天地立心,心即理,为生民立命,命即理,横渠四句的重点,也是性理,性情。

为往圣继绝学,其实是儒家的道统之争,后面章节会有解释

而最后一个,为万世开太平,则是终极目标。

等于说,横渠四句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立心、立命既是目标,也是方法,继绝学是呼应儒家内部,开太平是终极目标(画大饼)。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