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诸人当中,雷允恭大抵是最清醒的那一个,毕竟,他书读的不多,官家说的那些东西,他听不太懂。

听着晕晕乎乎地。

不过,虽然听不太懂,但他还是大受震撼。

没看到孙侍讲都晕过去了吗?

依他看啊,孙侍讲多半是聆听德音,听得太激动,以致昏厥。

刚刚,在聆听圣音的间隙,雷允恭一直偷偷地打量着众臣的神色。

看到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相公们,一个個瞠目结舌的样子。

他,得意极了!

虽然相公们是因为官家之言而震撼,但作为官家的心腹之臣。

他,雷允恭,与有荣焉!

主辱,臣死。

主荣,臣亦显矣!

‘嘿嘿!’

‘官家果然是圣主!’

另一边,听到官家的提醒,冯元立刻回过神来,连忙一手扶住孙奭的脑袋,一手不停地掐着孙奭的人中。

掐人中,也是有技巧的。

冯元祖上三代都是天文官,家族以‘术数’见长,因为家学的缘故,他对于医道,也有所涉猎。

因此,他掐人中的方式和方法都非常标准。

“嗯?”

不一会儿,孙奭发出了一声呢喃,他的意识渐渐回归,睁开眼睛一看,只见弟子冯元正满脸焦急的看着自己。

弟子的嘴巴一直在动,好似在说着什么,只是,他听不到声音。

少顷,孙奭的五感逐渐归位,他终于听到了弟子的呼唤。

“老师!”

“您醒了?”

“现在感觉怎么样?”

孙奭感到自己的身体非常虚弱,身上的力气似乎被抽干了,但即便如此,他仍旧要起身。

“道宗(冯元字),扶我起来。”

“老师,您现在好些了没?”

冯元一边依照嘱咐,将老师扶起来,一边面带忧色的关心道。

孙奭没有回应弟子,起身后,他迅速环视一圈,然后他就看到了站在前侧的官家。

在冯元的搀扶下,他趔趔趄趄地走到赵祯面前。

旋即。

孙奭推开了冯元,先整理了一下衣冠,而后一脸肃穆的跪在了赵祯身前。

他,行了跪礼。

“陛下!”

“老臣皓首穷经数十载,可谓,空活矣!”

“今日蒙遇德音,方知我是我。”

“老臣,叩谢陛下!”

“另,老臣请陛下夺臣侍讲之职,今后,臣再也无颜为陛下讲经。”

看到这一幕,赵祯先是露出一丝‘惊愕’,随后连忙上前,俯身扶住了孙奭的肩头。

“孙侍讲,何须行如此大礼。”

“快快请起!”

赵祯一扶,孙奭不动。

再扶,孙奭仍是不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赵祯依旧维持着俯身的姿态,语气真诚道。

“韩昌黎又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盖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孙侍讲,请起。”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孙奭没有再拒绝,而是借着官家的搀扶,顺势站了起来。

“老臣,受之有愧!”

此刻,位于阁内东北角的太常博士(寄禄官)、直集贤院(职)、同修起居注(差遣)程琳,正运笔如飞地记录着现场发生的这一幕。(注2)

他心中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今天的经筵,一定会名传青史!

天降圣王矣!

国朝万幸!

大宋万幸!

——————————————————

注1:翰林院,属入内内侍省,是皇家服务机构,下辖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院)。

医官院,掌供奉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之事。

而翰林学士所属的机构,是翰林学士院,简称‘学士院’,而非翰林院。

宋人所言翰林院,多指皇家内廷机构,学士院指‘翰林学士院’,‘翰林’二字,既可以指学士院,也能指翰林院。

注2:元丰改制前,起居郎、起居舍人都是阶官,不领本职事,起居注由‘同修起居注’负责。

程琳也是名人,他的表侄‘二程’更有名,二程的父亲程珦当官,还是程琳奏补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