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讲到催木匠一方与“倭国修真界”之 比斗进入第二场,出现“天神投影”大混战,搅动北极“不夜天”!

“天龙八部”,也叫“八部天龙”,是佛教专有术语,为“善道八部”之众生,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其实,“天龙八部”都是“非人”,也就是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其中“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这“八部众”分别一曰“天众”,二曰“龙众”,三曰“夜叉众”,四曰“乾达婆”,五曰“阿修罗”,六曰“迦楼罗”,七曰“紧那罗”,八曰“摩睺罗伽”。八部众皆“神道怪物”,非人,非神,非鬼,亦非仙,但实力强大。

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陀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并不是人体形貌的众生。

佛教的“宇宙观”有“三界”和“六道”之说。“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即“天神道"、"人间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其中,“天神道”即“天仙道”简称“天道”,生活着“天人”。

所谓“天人”,相对于“人间道”的“凡人”来说,即住在“天上”的“仙人”、“天神”或“神仙”,乃“六道”中“福报”最多亦最大之“平行宇宙”,与其它五“道”常交集于“人间道”,使人间善恶并存,是非难分,业力永存!

“欲界”有六重天,“色界”有十八重天,“无色界”有四重天。因此,“天众”就是生活在各层天的“众生”,其生活比人间之凡夫俗子优越太多,寿命也长得多,甚至两者差距达到了“天上一日,地上千年”的程度!

“天众”当然也包括各界“天王”,例如“帝释天主”、“大梵天王”、“他化自在天魔主”等,而常被下界凡间百姓称之为“天神”或“神明”。在佛教文化信仰东传过程中,“天神”在汉语中常被人用省略词——“神”代替。

所以,“天”字至少包括四层含义:一、苍穹;二、天界;三、天人;四、天王。而“天众”指的就是“天人”和“天王”。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皆“无常”,故“六道”众生始终处于“轮回”中,进入“三善道”或“三恶道”。

“三善道”即“天神道”、“人间道”、“阿修罗道”,“三恶道”即“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在“三善道”的众生“福报”要多过“三恶道”的众生,而“阿修罗道”众生却是“三善道”中业力最深且最容易坠入“恶道”者。

所以,尽管“天人”(“天神”或“神仙”)的福报最大,但他们在寿命终了之后,还是要死的,因为遭受“天道”考验——“三灾五难”。“天人”临终之前会有五种征状,即“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其中,第五个征状是“玉子离散”,即仙人流鼻涕,而且是止不住乱流的那种情况。

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人”最大悲哀,也是“天人五衰”中的“大五衰”,只有修炼到了“大罗神仙”境界,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才能算“高阶仙人”,免受“天人五衰”。

“天龙八部”即“八部天龙”,在古印度神话中为佛教的“护法神明”。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陀向诸菩萨、罗汉、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维持秩序,且以“天众”与“龙众”的实力最强,也最为重要。

“六道众生”在倾听佛陀说法时,应以“天身”得度者,即现“天身”(“天众”)而为说法;应以“龙身”得度者,即现“龙身”(龙众)而为说法;应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现“夜叉身”(“夜叉众”)而为说法;

应以“乾闼婆身”得度者,即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应以“阿修罗身”得度者,即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应以“迦楼罗身”得度者,即现“迦楼罗身”而为说法;应以“紧那罗身”得度者,即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应以“摩侯罗伽身”得度者,即现“摩侯罗伽身”而为说法。因此,八种“神道怪物”在佛法洗礼下现本相。

作为佛经上所说的“护法神灵”,实际上是八种“神道怪物”,其中以“天众”、“龙众”为首,另外还有“夜叉众”、“阿修罗”、“乾闼婆”、“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伽”,各自形貌怪异,本领不同,战斗力也不同。

“天”是指“天神”,且众多衣冠华丽样貌威严,法力广大,皆以“帝释天”为尊,站在佛陀左边听佛说法。

“龙”顾名思义乃“龙众”,幻化成人形时,头上顶着一条“印度龙”,形同大蛇,并无四肢,此乃其本体。

“夜叉”即“吃鬼的鬼”,其头戴五边形“山峦冠”,青面獠牙,怒目圆睁,怀中还抱着一个小鬼准备吞噬。

“阿修罗”有“三头六臂”甚至“多头多臂”,其脸上有血盆大口,青面獠牙,三张脸中的正中之脸做“慈悲相”,其余二张脸一为“恶相”(嗔怒),一为“笑面”(欢喜)。因与“帝释天”有仇恨,故曾与“天众”开战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