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孙师而言,需要投入多少才能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朱由检沉思片刻后问道。

“启禀陛下,首先是朝鲜那边。”

“经过去年被建奴突击后,朝鲜上下已被下破了胆,恐怕朝鲜对建奴已丧失了战心。”

“所以,扶持朝鲜对抗建奴几乎不可行。”

“好在,朝鲜依旧心向大明,在边上给毛文龙留了一个岛屿,准许毛文龙驻扎继续对抗建奴。”

“臣的意思是,我们扶持毛文龙,给钱给粮给武器。”

“毛文龙壮大后才能给予建奴有效的牵制,以此激励朝鲜上下对抗建奴的信心。”

“从而达到杜绝建奴从朝鲜获得粮食补给的目的,以及牵制一部分建奴的兵力在那边。”

“据臣所闻,毛文龙收拢了不少从辽东逃过去的大明百姓,有二三十万之多。”

“从其中应该能抽出三到五万的壮丁以编练军队。”

“如此计算的话,每年需要给毛文龙提供至少一百八十万石粮食支持,以及拨付六十万两银子作为军饷,还要准备装备五万人的武器。”

孙承宗缓缓道。

并没有对朱由检狮子大开口,而是按照合理的需求给出的建议。

一人一天两斤粮食,一年就是六石粮食。

三十万人一年就需要一百八十万石粮食了。

至于五万军队,也并不多。

毕竟在敌后,而且这些人要交给毛文龙自己去编练,也并不能保证编练出来的军队的战斗力如何。

数量太少了也难以起到牵制建奴的作用。

需要有一支足够威慑力的力量在建奴后方,才能让建奴寝食难安。

难以下定决心大规模的抽调兵力西进。

一年六十万的银子倒还好说,相比另外两项动辄千万两银子以上的开支,只能算是小菜一碟。

重点是那一百八十万石的粮食需求。

这可把朱由检给难住了,现在连大明内部的粮食都不够吃的。

若是把那些平民迁出来到大明本土安置,也需要粮食供应啊。

而且那边的军队还需要从这三十万难民中选拔,都是拖家带口的。

将亲属迁移后,留下的那些壮丁是否还有心与建奴作战也是个问题。

至于毛文龙这个人,朱由检也是有印象的。

虽然打着在敌后抗击建奴的旗帜,但是杀良冒功的事儿可没少干。

不然为何能从当初辽东区区一个把总,短短数年时间在敌后频繁报捷,迅速蹿升到了总兵的高位上。

只是朝廷确实需要一支力量在建奴身后牵制建奴,所以才睁只眼闭只眼。

而且朝廷对于毛文龙也没有给什么实际的支援,也就是给一个名头罢了。

谁赚谁亏也不好说。

但是,对于毛文龙这个人,朱由检是不太满意的,也不是太放心。

此人的军头倾向相比其他人更为严重。

不过稍微考虑一番,朱由检还是决定暂且用用此人。

实在是也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

毕竟皮岛也是毛文龙一手拉扯起来的,空降外人过去,怕是要弄巧成拙。

历史已经证明过,当初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空降了一个叫黄龙的总兵过去接管皮岛。

但是最终皮岛四分五裂,许多人投靠了建奴,给建奴带去了急缺的火炮与海船。

至于毛文龙以后壮大了导致尾大难掉?

连大明九边八十万军队朱由检都有信心对付,区区毛文龙五万人又如何?

至于粮食,粮食。

朱由检用手指头敲着桌子在思考。

片刻之后,朱由检眼前一亮,想到了办法。

粮食虽然难办,但是肉食好办啊。

毛文龙本就在海上,身边本就有一座天然的肉库,何须烦恼。

至于毛文龙带着三十万人为何还要挨饿?

主要还是这个时代的打鱼技术过于落后。

海上风浪大,海里虽然鱼类不知凡几,但是大海太过辽阔。

而且船小网小,一网下去许多时候也颗粒无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