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病入膏肓?太平要术本为驱病生!

春秋乱局,多风云人物。

不仅有名扬天下沙场万人敌,还有诸多运筹帷幄,经略庙堂的读书人。

春秋乱战的读书人中,首推祸乱春秋,在春秋十三甲中独占三甲的黄龙士黄三甲。

在黄三甲之下,第二位是谁,众说纷纭。

纳兰右慈,赵长陵,李义山,荀平等等,一个个皆是那春秋乱世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读书人。

听潮阁,李义山安静的在抄书。

李义山抄书时,北凉世子徐凤年就安静的站在这位师傅身后。

即便是跟着徐凤年到听潮阁来的黄蛮儿,也没有出声打扰。

昔日北凉王徐骁麾下有两大谋士,助徐骁和三十万北凉铁骑,定鼎春秋。

这两大谋士,就是已故的赵长陵和听潮阁的李义山。

“咳咳……”

李义山伏案抄写一会儿后,就是一阵轻咳。

“师傅,你的身体……”

徐凤年有些忧心的开口。

“不打紧。”

李义山摆了摆手,喝了一口绿蚁酒,就继续开始抄书。

徐凤年知道,自己这位师傅的身子骨一直不好。

但他之前一直不知道,这位师傅的情况究竟如何。

此番武当山练刀,得武当掌教王重楼馈赠大黄庭,又得拜入苏白门下,有了如今的武道境界。

他虽然不通医道,却也知道师傅的状况很不好,甚至是差到了极点!

李义山没有看到世子殿下的神情变化,他依旧专心致志的扑在书案。

春秋乱战结束后,天下文臣武将都清闲了几分,李义山却成了一个大忙人。

他十数年如一日的在听潮阁中,他实在有太多的事情要忙。

春秋末期,北凉分成了两派。

一派要徐骁自立为王,化北凉而治,这一派以赵长陵为主导。

另外一派,则是让徐骁就藩北凉,不和离阳赵氏再战。

这一派,自然是以李义山为主导。

那时候北凉自立的时机并不成熟,北凉一旦自立,根本支撑不了几年,北凉三十万铁骑就要折损殆尽。

在徐骁就藩北凉后,李义山要处理赵长陵离世后的北凉乱局。

两派纷争逐渐平息后,李义山为徐家在北凉扎根,落子布局。

到如今,老凉王徐骁年事已高,世子殿下没几年说不定就要接过北凉家底。

李义山依然还要继续安排布置,新老凉王交替的诸多事宜。

便是寻常百姓的小家,都有诸多事情要打理。

北凉如此大的家业,需要操心的地方就更多了。

“师傅,你不能再这般操劳了。”

徐凤年迟疑许久,还是开口说道。

虽然如今北凉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接下李义山肩的担子,但他依然忍不住开口。

“不打紧,老毛病了。”

“天底下的名医基本都看过,也就这样了。”

“再者说,天下事,皆有定数,这便是我的定数啊。”

李义山轻咳两声,又倒了一杯绿蚁酒出来。

他的病并非他说的不打紧,而是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这次,他没有继续抄书,而是看向徐凤年和徐龙象说道。

“时间过的真快啊。”

“仿佛昨日还在追随大将军马踏春秋,世子殿下还在王妃怀中的襁褓里。”

“一晃眼,世子殿下就快要挑起北凉的担子了。”

李义山这话,是感慨,也是表态。

如今北凉军中,有不少人都希望北凉王徐骁的义子,小人屠陈芝豹能够接过三十万北凉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