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李茂卿跟着自己,程玄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程玄的本意是杀了杨复恭。但杨复恭不是个无名小卒,李茂贞不一定要杀杨复恭,他可能更想让杨复恭问罪于前。
李茂贞就算要杀杨复恭,多半会先审问一些事情,再让杨复恭出面,帮忙招降神策军士兵,然后等到局势稳定。用完一切利用价值之后,再给他一个体面的死法。
而且行刑的刽子手多半不可能是程玄,杀人根本用不到程玄亲自出面,这样程玄就有极大可能与奖励失之交臂。
若是没了李茂卿跟着,程玄可以直接一见面就杀了杨复恭,大不了托词失手,无法生擒罢了。
此外,程玄确实也不想留在这里。
冥帝朱友珪可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没有对付得了朱友珪的把握。
虽说朱友珪的主要对手是李茂贞,但万一战斗波及到自己就不妙了。
所以,程玄现在最想的就是尽快离开这里。
......
当杨复恭意识到杨子实、杨子迁、杨子钊三人已经投降王建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主意要逃了。
城外不但有李茂贞的三万大军,还有王建的四万大军。
凭借城内不到四千的士兵,根本就守不了,没那个能力。
破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但杨复恭却不能死,好死不如赖活着。
他的计划就是出城,去投靠自己的义子,也就是东边的武定节度使杨守忠。
出城是很简单的,因为李茂贞围三阙一,只围了西北南三面,东面却是一点凤翔兵都无。
再加上王建来蹚这趟浑水,李茂贞分心乏术,更不会注意东面了,杨复恭大可以径直从东城门逃离。
但是杨复恭又心存侥幸,万一李茂贞与王建拼了个两败俱伤呢?那兴元之围岂不是迎刃而解?
所以最后杨复恭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留下杨守亮坐镇兴元城,自己带领亲兵数十人出奔洋州。
“我留杨守亮在兴元抵御李茂贞大军,他是我的心腹,应该不会出事吧?”
逃出城后,骑在马上的杨复恭扭头向身旁的杨守信,眼中满是急躁与不安。
相比于杨守亮,其实杨守信对杨复恭来说更加亲近。
杨守信曾是长安城的玉山营军使,玉山营差不多就等同于杨复恭的私人护卫武装。
当初李晔联合李顺节发难,正是杨守信帮杨复恭成功逃出长安。
其实杨复恭根本不用逃出长安,以他的武功,完全可以在万军从中杀死李晔。
但杨复恭太谨慎了,根本不想拼。
若是昔日面临破釜沉舟之境的不是项羽而是他,他一定会保存实力,直接返回江东。
而且杨复恭也明白一个道理,他杀死李晔固然可以,但却容易给他人一个机会。
这个他人,就是李克用、朱温、李茂贞一流。
杨复恭若弑君,再立新帝李保(李晔的哥哥),那些外镇诸侯难免不会以清君侧的名义攻入长安,到时候受到最大伤害的恐怕还是李唐皇室。
因为那些诸侯大可以将杨复恭新立的李保杀死,推卸到杨复恭身上。
这样一来,李唐皇室就绝后了。
他这都是为了李唐皇室着想啊!
想着想着,杨复恭不禁慨叹起来。
一旁的杨守信道:“义父,此情此景,只恐万一,杨守亮若见势不妙,极有可能献城投降。因此,您绝对不可在途中耽搁,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赶到武定镇,与杨守忠取得联系。”
“此言有理。”杨复恭早已回过神来,连声应答。
他骑在马上,迎风疾行,然而不过一会儿,杨复恭就勒马停下。
因为前方的旷野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队骑兵。
这队骑兵仅有一百人左右,杨复恭看了片刻,很快就露出了笑容。
因为他们身上所穿的制式盔甲,正是杨复恭从长安城里带出来的。
而且这群骑兵队伍携带的旗帜上,还写着一个“杨”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