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矩,农民军总扛把子投降,应该先收押看管起来,然后报朝廷等待皇帝定夺如何处置。

可常封根本没把这个流程放在眼里,他直接收拢了高迎祥及其部下,事后才随便打了个报告通知崇祯皇帝。

高迎祥连同张献忠部下,拖家带口四五十万,凑起来的部队是十几万,对外号称二十万。

这倒是挺实在的,若是曹操和刘备,直接敢对外宣称八十万大军了。

高迎祥从里面挑选了三万人,并且主动把他们交给常封指挥、分配。

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是降将,为了让人安心就不能统领老部下了,三万人日后万一不听指挥,后果会很严重。

常封其实并不在乎。

他相信那些农民军不是傻子,知道是谁让他们吃饱饭,谁给他们配齐的装备。

不过为了让手下其他将领和士兵安心,也只能如此去办。

照大同军的规矩,他们接下来至少要进行三个月的训练,才有参加实战的可能。

同时,常封也抽空穿越到现代,给他们采购了一批装备。

现在西北的农民起义问题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常封知道后面他们还会发展壮大,毕竟小冰期粮食减产和朝廷加派粮税是不可逆的,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被逼反。

这事儿随便一想就觉得荒唐,没有任何智商起作用的痕迹。

不管是哪个朝代,只要发生了灾害,朝廷一般都会想方设法赈济。

即便没有那个能力,也会酌情减免赋税,让他们自救。

但明末这时候却非常魔幻,越是粮食减产老百姓没饭吃,朝廷越是要加税逼税。

然后,剩下还没反的百姓,就要承担更多的赋税。

脑子正常的人一看就知道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行不通,可是满朝下却都乐此不疲,没人往后想。

崇祯皇帝倒是想做些改变,可他被大臣包围着,连大明地方的真实情况都不清楚,更别说有什么可行的良策了。

很多时候都是造反队伍发展到十几万了,他才知道这件事,刚开始压根儿就没人告诉他。

就这,他要是有法子才怪呢!

大臣们已经自私到了极点,百姓饿死他们不在乎,皇帝发愁他们不管,边关军饷可以缺,但是属于自己的银子一两都不能少。

而今的大明指望这帮虫豸是不行了,常封只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

现在农民军里最大的一股已被平定,其他的至少半年时间掀不起什么浪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