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张献忠的这支官军并不是常封部下,他们是从京城来的,甚至比常封来大同还早。
农民起义闹了其实已经有五六年了,这支军队就是之前派下来的。
将领叫左良玉,此人便是崇祯吊后,在南明时期赫赫有名的那个军阀左良玉。
虽然后来有了权势的左良玉交横跋扈目中无人,但此时整体来说还不错。
他之前在辽东非常能打,得了不少封赏,然后被调入京城,没多久便被派来平叛。
常封知道他左良玉能打,但并不相信他能凭借八千人干得过高迎祥现在的十余万人。
甚至说,再给他两万人,也未必是高迎祥的对手。
西北农民起义闹了这么久,百姓对朝廷早就失去了信心,和官军打了许多次,经验长进不少,早过了一击即溃的阶段了。
农民军战斗力很拉胯,但也不是绝对拉胯到一无是处。
虽说战斗力和官军仍然差距不小,但架不住人多啊!
人家人数是你的十倍,你的战斗力能是人家的十倍吗?
再说了,现在的官军状况并不好,连在最前线抗击女真的士兵,军饷都没有保障,在西北剿匪平叛的能好到哪儿去?
张献忠部下两万人根本经不起打,基本连个正经的反击都没有组织起来,就剩下四散奔逃了。
这也难怪,他们遭受的是伏击,这种突然袭击对正规军都是致命的,更别说农民军了。
左良玉就像是砍瓜切菜一般,只用了一个午便轻松击败了两倍于己的农民军。
张献忠眼看着难以逃出生天,只好在有筹码的时候主动投降了。
如果是小股流寇,按照左良玉的风格,肯定是把他们立即斩杀殆尽,然后拎着他们的脑袋报功。
这基本是所有官军的基本操作,农民军流寇在他们眼里就是军功而已。
他们能不能活命,要看官军怎么利用他们对自己利益最大。
张献忠部有两万人,后面还有大部队,这种成规模的起义军朝廷是非常重视的。
若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必然是大功一件。
对于左良玉来说,接受投降比把他们全砍了划算。
“哈哈哈哈!”
常封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只是笑而不语。
他知道左良玉不是高迎祥的对手,不过并不想插手,让别人以为他是来抢功的。
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张献忠性子刚烈看似粗鲁,说话却很好听,他刚投降左良玉的第二天,就建言献策让自己去劝降高迎祥。
还计划如若劝降不成功,就和官军里应外合一起消灭他。
可是张献忠一见到高迎祥就阖盘托出,反手把左良玉给阴了。
他们引诱官军到那个山谷,然后实施了包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