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想法很简单,一是爆兵,二是稳定局面。
爆兵简单,只要有粮食,发银子,想要多少兵都能招来。
稳定局面则有些困难,杀人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贾宝玉不是满清鞑子,干不出嘉定三屠、扬州十日那种事情来,就算是李自成、张献忠,也不敢做的太过分,顶多杀一杀皇室宗亲。
真要是把士绅、商人都给逼急了,断了城里的衣食住行,恐怕就得闹将起来。
不过有了粮食一切就都好办了。
贾宝玉吩咐道:“马上让李贵派人,接管这些士绅的店铺,今日就打开店铺做生意,让城里的民心稳定下来。”
沈炼问道:“要不要抬高粮价?”
贾宝玉回过头,用手指点了点他道:“你这个小同志,怎么能有这种思想,我可得批评你几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你把粮价涨上去,这城里会有多少人吃不上饭,会饿死多少人?”
“那您的意思是不涨价。”沈炼感觉自己坏透了。
贾宝玉摇了摇头道:“涨价还是要涨的,不过涨多少,怎么涨,还是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既要让老百姓吃饱饭,也不能让他们吃的太饱。这人一吃饱,就会想东想西,正所谓饱暖思淫欲。
这样,就在原本的粮食价格上,上调百分之五十,先试试水,如果老百姓觉得没问题,那就照这个价格卖。”
“可是城里还有许多其他粮食铺子,他们如果不涨价呢?”
沈炼觉得有些转不过弯来。
贾宝玉摸着下巴道:“你放心,我们是不会让老百姓吃亏的,这样,咱们的粮食价格,可以比那些粮行低一文两文的,这样老百姓就会来咱们这里买粮食。”
“那如果那些粮行趁机降价呢?”
贾宝玉哈哈大笑:“得了这么多真金白银,总不能让他们发霉生锈,如果他们敢低于市场价出售粮食,就把他们的粮食统统买过来。”
“正所谓邻居囤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分田、开粮行、恢复社会治安,每一步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经过最初的动乱,青县的百姓也终于走出了家门。
没办法,许多人家中只有三日的口粮,不出门就得饿肚子。
大人饿肚子还好说,小孩子饿肚子那就得哭喊,还有许多人家家中有老人,再不出来买东西,恐怕就要饿死了。
与其在家中活活被饿死,还不如出去碰碰运气。
李志文是这么想的。
李志文是青县本地人,父亲是个秀才,多年科举,耗尽了家中的钱财,到死都没考中举人。
李志文则比他父亲还不如,只中了童生,连廪生都没考上。
平时靠着帮人写写书信,抄书为生,今年眼瞅着就28岁了,连个媳妇都没有讨到,只守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娘过活。
李志文的老娘年近50,平时帮人洗衣服、缝缝补补补贴家用,眼睛都用坏了。
前些天燕小二攻破青县,李志文和老娘便躲在家里,好几天都不敢出来。
如今已经是第七天了,娘俩已经断炊三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