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中和他儿子听见姚苏雨这话,十分敬佩的点了点头,他们都很意外,姚苏雨竟然有如此远大的志向,真是让他们自愧不如。
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名,这些都是虚的,若是为了名声而去做事,那这件事是做不久的。
这五个孩子各回各家以后,姚苏雨他们再找孩子过来种痘时,仁济堂里忽然就被送来很多小孩。
姚苏雨看见之后还吓一跳,忍不住问道:“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小萝卜头?”
小药童过来跟姚苏雨解释:“他们跟之前那一批的小孩儿,都是一个村的。
那几个孩子回家以后,村里百姓看他们不仅没遭罪,反而还白了胖了,有些人就觉得既然能来白吃白喝,肯定是赚的。
所以也不管把孩子送过来之后,究竟要他们干什么,反正就当是送出去吃几天饭,给家里省伙食了。”
姚苏雨听完之后顿感无语,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无比真实。
跟这些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普罗大众谈意义,谈价值是没有用的。
就算姚苏雨跟他们说,种牛痘能够预防天花,是一件能名垂青史的大好事。
他们也只会问,是不是去了就能有饭吃?一天吃三顿,顿顿白米饭配肉?
先填饱肚子再说其他。
姚苏雨明白了,合着这些人是把仁济堂当做免费的旅馆了,送来种痘只是顺便的事,主要还是冲着包吃包住来的。
不过姚苏雨也没说什么,毕竟当她看到这群小萝卜头既瘦小又干巴时,除了同情就是可怜,再也生不出第三种情绪。
而且姚苏雨还特意跟大壮娘嘱咐道:“这群小孩儿来咱们这儿的第一顿饭,本来应该准备一顿好的,欢迎一下他们。
但是你看这些小孩,大多都是头大身子小,一看就是平时饥一顿饱一顿,没怎么吃好饭,这肠胃消化能力必然不行。
要是大鱼大肉的招待他们,一群孩子身边也没跟个大人,看到了鱼肉,肯定会大吃大喝,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吃的时候各种痛快,但是吃完以后,姚苏雨怕茅厕都不够这些人拉的。
所以姚苏雨刻意强调:“做一些饱腹感强,但是比较好消化的东西。
给他们熬点瘦肉粥,再蒸一些肉包子,若是来不及现包的话,就去街上买。”
大壮娘听完之后,一个劲儿的夸姚苏雨:“小姚大夫,你可真是菩萨心肠,心真细,连这都想到了。
这群小孩儿能来仁济堂种牛痘,真是赚大发了。”
“别这么说,什么赚不赚的,我也不是很在意。人家小孩过来了,咱们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就是了。
到时候再健健康康的还给他们爹娘,这中间能不出一点差错,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一次一下来了二十多个小孩,一问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大多都是一个村子里面沾亲带故的。
要么就是兄弟姐妹,几个人一块过来。这样彼此间有个照应,就没让大人陪着?
可能大人也觉得送这么多孩子过来混吃混喝,有点不好意思,就不露这个脸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