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让他修律法,大明朝堂,还不得集体罢工。”

朱元璋无奈地自嘲了几句。

大明,是朱家的天下。

可这大明,也是百姓的天下,更是朝臣的天下。

哪一方平衡不好。

他老朱家都休想坐的稳当。

贵为皇帝,也有自己的无奈和苦衷。

就比如堂的李四一家。

给点他所谓的小钱,就能彻底解决这一家的困境。

但这样的家庭,在大明还有千千万万。

老朱能解决一家、十家、甚至是千家。

可他解决不了,剩下的千千万家!

“哎......”长叹一声后。

有点丧气的老朱,继续将注意力,放在了公堂之。

“李四说,他早出门的时候。”

“耕牛就已经死在了屋后,并且是僵硬的状态。”

“话句话说,这头牛是被别人杀死后,放置在李四屋后的。”

“那耕牛的死亡时间,就变成了关键。”

就在李四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

全神贯注的吴仁清,脑袋也在飞速地运转。

当李四说他见到耕牛时,牛就是死亡状态时。

吴仁清就知道,自己已经抓住了本案的重点。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可不可行。

他又将脑海中,关于仵作精通那一块的知识,快速梳理了一遍。

特别就动物死亡鉴别这一块,做了详细的了解。

“方大人,学生要求,请出物证。”

等李四叙述完毕后。

自信十足的吴仁清,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耕牛运回来没有?”

方县令冲堂下的衙役喊了一句。

任何时候断案,都讲究人赃俱获。

作为人犯的讼师,吴仁清有这样的要求,再正常不过。

“大人,已经运到了县衙外。”

“马呈来。”

并且此案中的耕牛,关系重大。

在李四他们堂后。

方县令就已经吩咐捕房的捕快,快马加鞭赶到李四家。

将涉及案件的所有证据,马运回县衙。

片刻功夫,两辆大车就驶进了县衙,在公堂外开始卸车。

故意杀牛吃肉,这可是抄家的重案。

捕快们也比较心。

不只是那头耕牛,就连李四家的锅碗瓢盆,都被一车装了回来。

“大人,捕房已将本案涉及的所有证物,悉数运了回来。”

“请大人查验。”

“黄大人,吴先生,一起看看吧。”

等证物全部归置好以后。

方县令向黄知府和吴仁清发出了邀请。

在他内心之中,也想群策群力。

找到一些证据,帮着李四脱罪。

这一家人,生活的已经够不易了,让人不同情都难。

但是,他也没报多大希望。

牛就死在他家屋后,肉也在他家锅中煮着。

你说不是你杀的,那到底是谁杀的。

找不到真正的杀牛凶手。

这牛就必须,是李四杀的。

否则,于公于私都无法交代。

黄知府和方县令俩人,在所有的证物周围,开启了绕圈模式。

整整转了三圈,还是不知所以然。

一切看去,就跟李四交代的一模一样。

唯一的区别就是。

这牛到底是谁杀的,还有待商榷。

而吴仁清的表现,不仅是方县令俩人。

就连全场的百姓看了,都摸不着头脑。

他什么都不看,就静静地蹲在耕牛旁边。

一会摸摸这,一会摸摸那。

甚至还将手指插到,已经散发出臭味的牛肚子里面。

不知道有什么奇特的爱好还是什么。

竟然还将沾满了液体的手指,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

想想那股酸爽的滋味。

嗓子眼浅一点的人,差一点现场直播。

就连跟他们一起的黄知府。

看到吴仁清的举动后,都悄悄地离开了一些距离。

“方大人,黄知府。”

查验完毕后,吴仁清冲两人拱了拱手。

“学生已经可以确定。”

“李四根本不可能,是杀害耕牛的罪魁祸首!”

场面再次陷入寂静之中。

大家都怀疑,是不是听错了什么。

吴仁清啥都没干,就闻了闻牛肚子里的下水。

这就能笃定,李四绝不是杀牛之人。

莫非那牛肚里的蛔虫成精了。

亲口告诉他的不成...

PS:新书起航,跪求各位大大鲜花、评价票、月票。数据越好看,作者越有劲,作者菌谢谢大大们的支持鼓励......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