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仁安和李义安兄弟二人同时参加会试、殿试和朝考。
大哥李仁安殿试第二甲七十八名,朝考第二等五十六名。
二哥李义安殿试第二甲第九十五名,朝考第二等九十七名。
三年一次的全国大考,能够进前一百名,顶顶的牛叉了。
当年,李仁安和李义安兄弟同时成为进士,在苏州府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们的家人,他们的族人,都引以为傲。
……
现代的王辛未有个在多个平台粉丝总数量几万的自媒体账号,更新的文章中有这样的内容:
……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古代科举考试的状元是全国高考状元,我觉得是不妥的。
参加高考,成绩优异者,进入名校,读几年书后,拿到毕业证,才会走向社会找工作。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想要做官,不管什么大学毕业,一般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一步一个脚印。
殿试,三年一次,殿试成绩排名第一,称“状元”。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考试成绩第一人,也远不如状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能够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很少,从政的博士,数量就更少了。
贡士可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博士比较一下。
高学历的博士,从政,起点一般都很高。
博士中拔尖的人才,相当于状元。
在古代,状元,不一定能够成为重臣大官。
在现代,学历高的从政人员,也不一定能当大官。
……
林佩瑜盯着李德安几眼,嗔道:“父亲泉下有知,肯定会怪我,没有好好劝你参加会试。”
“你劝过了。”李德安笑道,“父亲要怪,也是怪我这个儿子。当官也不全是好事,我经营有方,在家做个富家翁,极好,很多官员都羡慕我。”
“儿子们长大后,可要参加会试。”
“会试不是想参加就能参加的,要先成为举人。我六个亲侄子,去年一起参加秋闱,只有匡恒中举,我嘴上说盼匡恒能金榜题名,可现实,很残酷的,难,难,难!”
李德安的两个哥哥都有三个儿子在世,六个侄子,三个年龄比他大,三个年龄比他小。
李德安和六个侄子从小同住一座大宅,一起玩耍,一起学习,还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关系很好。
李谷年去世后,李德安和两位兄长分了家,就搬到自己的私宅居住。
李德安原来居住的大宅被父亲分给了大哥李仁安。
丁忧,明代有丁忧制度,父母去世,当官者为父母守丧须满三年限期。
李德安也受丁忧制度影响,他不能参加嘉靖二十年(1541)的春闱,但可以参加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的春闱。
其实,就算能够参加嘉靖二十年的会试,李德安也不愿意前往京城参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