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龙国电影市场很小的时候,去电影院看电影只是极少数人,这时候人们看电影倾向于选择“某个导演的电影”,因为导演是一个活招牌。
但是随着市场越来越大,上映的电影越来越多,大导演们又不断翻车,这個招牌的作用就越来越弱。
2008年以后,人们开始选择观看“自己需要的类型电影”。
从这一年起,电影从大众市场迈入细分市场,大导演的号召力越来越弱,由此,一批拥有市场思维、对市场需求判断比较准确的“制片人式导演”开始步入舞台。
所谓“制片人式导演”,这些人并非科班出生,他们并没有专业的导演技能,虽然挂着导演的职务,干的却是制片人的活。
这些导演大多是从歌手、演员、作家、甚至是搞笑视频的制作者……跨行而来。
他们和传统导演的区别在于,他们更重视市场,知道观众想要什么。
或者,他们本身就自带流量,可以利用粉丝的情怀进来圈一波钱。
总而言之,他们并没有那么注重于艺术,非要在一部电影表达什么东西。
他们拍的就是观众想看的,或者目标观众想看的。
前一类就比如徐真、吴惊、陈思成这种演员转型的,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市场,更能调动观众的情绪,所以大获成功。
后一类就比如刘若英、水木年华这种歌手转型的,用自己的一首经典歌曲来拍一部电影,收割粉丝,圈一波钱就跑。
当然还有韩二、郭四这种作家出生的,可以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本身也拥有编剧能力,优势巨大。
最后就是一些制作搞笑视频的,把自己以前拍的烂段子加长,当成电影卖,钱赚到了,妈没了。
有人嘲笑韩二拍片要请好几个副导演,这种人不明白韩二还承担着制片人的工作。
在这样的团队里,导演只是和服装、摄影、编剧一样的工种而已,由于自带流量,韩二甚至可以承担宣发的职能。
这样的模式介于“导演中心制”和“制片人工作制”之间,对于电影工业来算算是有一点进步,但还是不够正规。
但也就是这样一点小小的进步,就把那些传统的五代、六代导演们打得流花流水,溃不成军。
不过票房高歌猛进的同时,电影的艺术性也的确牺牲了,所以2008年以后,龙国电影很少在国际影展上得奖了。
有舍就有得,相对而言,杨帆更在意电影的票房。
有票房才有市场,有市场才能活下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而且,拍电影不为了赚钱,这不是脑子有病?
……
杨帆喝光碗里的排骨汤,一顿饭就搞定了。
他用纸巾擦了擦嘴,说道:“我说《王的盛宴》会扑街,你似乎不服?”
秦蓝迟疑道:“我……没有。”
杨帆笑道:“我们来打个赌如何?”
“打什么赌?”
杨帆一脸自信地说道:“《王的盛宴》这部电影,据说预算超过一亿,那我就赌这部电影的票房不会超过一亿。”
这些年电影市场膨胀得很快,票房超过一亿的电影比比皆是。《王的盛宴》大牌群集,说电影票房不会超过一亿,秦蓝是不信的。因为这几年,堆明星已经成了电影的制胜法宝了。
而且,秦岚参与了《王的盛宴》的全程拍摄,对这部电影非常了解。
而杨帆对于这部电影只知道一个名字而已,他凭什么这么笃定?
秦岚咬着嘴唇说道:“赌注是什么呢?”
杨帆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每天都有许多人想见我,但我并不是谁都见的,你知道为什么我愿意见你吗?”
“为什么?”
“因为你长得很美!我这人一向优待美女。”
“杨先生过奖了。”秦岚的俏脸微微一红。
杨帆微微一笑,说道:“如果我赢了,我希望你能够签约唐人。”
秦蓝一惊,唐人影视的造星能力强得一匹,签进唐人是去圈内演员梦寐以求的机会。
可……自己已经年过三十,作为女星,已经没有多少潜力可挖了。
况且唐人还有周汛、高媛媛、四美等人,就算签进来又有什么作为?
“你们公司那么多大美女,个个都比我红,我进来能做什么?”
“她们都要走啦!”
“走?”秦蓝惊了。
“她们会像范彬彬那样,成立个人工作室,以后,她们不再是唐人的员工,双方只是合作关系。”
“好好的,为什么要这样?”
“她们的名气越来越大,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自己出去接戏,赚得更多,我也没有必要阻止她们赚钱嘛。唐人负责投资,支持她们创建个人工作室,是更合理的方式。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讲,有她们几座大山压着,公司的新人也没法出头,这是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
“那我也不是新人啊?我出道都九年了,我来公司能做什么?”
“我们是在打赌好吗?愿赌服输,进来坐冷板凳,你也得来啊!”
“额……”秦蓝无语,“谁说我会输,那我赢了呢?”
“我无条件投资撸串拍南京。”
“这可是你说的?”
尼玛,这姑娘对撸串死心塌地啊,杨帆顿时有点不爽:“你为什么这么帮撸串?”
秦蓝想了想,说道:“我是因为《王的盛宴》这部电影和撸串认识的。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觉得很有才华,做事也很认真,所以挺欣赏他的。我看过他创作了《南京!南京!》的剧本,莪觉得很好。可惜这个剧本立项一直无法通过,这些年他找了很多关系,好容易立项了,又因为您当初的断言,他始终拉不到投资。所以,我大着胆子想给您递递剧本,希望您看过剧本之后,能够改变主意。”
“你为什么认为我看了剧本会改变主意?”
“因为这个剧本真的很好,我看了以后,哭了很久。我觉得您当初只是听了撸串的想法,没看过具体的剧本,肯定是有失偏颇的。也许您看了剧本之后,就会改变想法。”
“这个剧本,还是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来反思战争吧?是的话就不用看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