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胜让他立字据,刘斌忍不住笑出声。

“立字据倒是可以,不过这字据该怎么立呢?

“你们担心奴儿干的土地一季种不出那么多粮食,还担心朝廷不给你们留那么多,多收你们的粮食。

“不如这样,咱们就以麦田两石,稻田三石为限,如果收不够那么多,那我用自家的粮食给你们补齐,可要是超过了这个数量,那就有说法了。

“我也不诓你们,提前给你们说好,如果收的粮食超过了这个数,我给你们两个选择。

“要么留够自己那一份,剩下全都交给朝廷,要么所得粮食跟朝廷对半分,到时候你们自己看产量,你们觉得哪个划算,就选哪个都可以,怎么样?”

哗————

众人闻言再次炸开了锅。

李胜更是直接问道,“霄国公,你是说,跟朝廷对半分,可能比给我们留的还多?这如何可能?这岂不是说,奴儿干一季的粮食,比中原上田翻上四番还多?!”

崔武也紧跟着问道,“要是真能一季稻顶上中原四季稻,那这奴儿干的田土岂不是成了仙家的神土?霄国公莫要哄骗我等!”

刘斌闻言立刻严肃道。

“我哄骗你们有个屁用,那奴儿干的确苦寒不假,可用来种地却是极为肥沃的风水宝地,要不然朝廷又出种子又出物资,还让隆平侯带你们去开荒,如果还没关内种的粮食多,那图个甚?你们自己不会想想嘛?”

李胜闻言一咬牙,“好,奴儿干的田我们去开,要是真能一亩顶上中原四亩上田,只要给我们留够了任多粮食,就是对半我们也愿意。

“说好了麦田两石,稻田三石,那是兄弟们拼命开荒该得的,朝廷要是真有办法能让粮食翻上四番,拿走一半我们也认了!”

刘斌见状也高声答应道。

“好,不过我也先跟你们说好了,想让粮食丰收,怎么开荒怎么种,必须一切听朝廷的安排,到时候我会派人去教你们怎么种。

“不要以为自己会种地,就不听师傅的话,奴儿干冬天很冷,种不了冬麦,冬天会冻死,每年只能种一季春麦,这何时拨种,何时收获,都必须严格听从上官的安排。

“还有,我答应你们的百亩水田,可不是上来就有水田,开荒第一年,全都种春麦,先养养地,第二年全都种玉米,松松土,等到第三年再改成水田种稻,都听明白了吧?”

李胜立刻痛快答应道。

“明白,俺们也都开过荒,知道这刚开出来的地不能上来就种好粮食,这道理俺们懂。

“公爷说的那产量任高的粮食,俺们也没种过,定然跟着师傅好好学,不听话到时候打不到粮食,还是俺们吃亏,俺们自己又不傻!”

“行,那便这么说定了,我给你们立字据,不过你们一会回去也要跟底下的兄弟说清楚,莫要再给我挑唆惹事,下次再敢聚众闹事,别怪我不讲情面,定斩不饶!”

刘斌拿着喇叭对他们厉声警告了一番,就让樊忠去找来一匹青色棉布,将棉布扯成旗帜,直接用毛笔在上面写下约定的字据。

‘百亩水田,麦二稻三,余者纳粮,盈者均半,若有不足,公自补之!’最后落款署名写上日期,又抹了朱砂按个大手印上去。

同样的旗帜做了十几面,一个农垦师一面旗帜,每人一张字据什么的,别扯澹了,这里虽然是农垦师,但也是军队,所谓军令如山,一个国公当着全军的面写下字据,签字画押,还不至于那么不要脸。

将军说的话要是不管用了,以后带兵谁还听将军的。

五百士卒各自举着旗帜走了,张信顿时就松了口气。

“呼,这样一来,将士们也算是知道他们要种什么田了,将来若真能丰收,收他们一半粮食,也就不用担心他们造反了。”

刘斌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放心吧,等今年粮食丰收,粜粮发了财,你看到时候谁会造反,他们偷着乐还来不及。

“不过奴儿干屯田事宜,就一切仰赖隆平侯了,六个农场,每个农场两个师,加起来就是十二万人,隆平侯以后可就要经常到处跑跑,多照看一下了。

“南京离边疆太远,已无统御四方之利,陛下预行迁都之事,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如今南方运河不畅,南粮北运耗费颇多,北方却还要养重兵备边,现在边军和卫所已经开始大量改成农垦师,争取自给自足,京师也会成为大明新的都城。

“以后能不能用北方的米,养北方的兵,就要看你这个侯爷屯田能否成功了!”

张信闻言顿时压力山大,让他种出供养整个北方的粮食?他哪有那个本事,赶紧向刘斌求救。

“那还要多仰仗北海器械之利才行,霄国公可一定要助我,不然我怎么能种出任多粮食。”

刘斌立刻答应,“放心,北海运输物资的车队已经出发,再过两天就能运来一批,隆平侯先在这里接收几批物资,发给士卒,士卒们见到了真东西,心里也踏实一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