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那卫生纸,后世竟然用如此洁白的纸来擦腚?!
这也太奢侈了吧,简直颠覆了古人们的认知。
但是看着那造纸厂里,一个个直径比人还高的巨大纸卷,生产量如此巨大,不拿来擦屁股,好像也用不完......
你说后世的子孙太过浪费,不知节俭,后世的子孙说你不讲卫生,屁股都擦不干净,两边谁也看不上谁。
不过有一点他们倒是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这里的纸张产量恐怕能吊打整个大明。
胡广看了仓库里那堆积如山的纸卷,心中既喜又忧。
“陛下,要是这些纸送到大明,得印出多少书啊,可臣又担心,这么多的纸涌入大明,恐怕大明的造纸工匠全都要丢了饭碗啊!”
还不等朱棣说话,胡俨就先反驳道。
“诶,我看未必,这里的纸的确好,但与大明的纸相比,此纸更适合印书,却不适合写字。
“我大明用的都是毛笔和宣纸,宣纸吸水性好,而这北海的纸颇为厚实挺阔,表面平实光滑,但却好像不怎么吸水,这如何用毛笔写字?
“就算这纸运去大明,也不过多印些书罢了,更利于传播教化,大明原本用来印书的纸,则可以拿来写字,如此便能互相补充,此不唯教化之利器耶?”
朱棣闻言也点头赞许,“若思此言在理,我看这纸嘛,各有各的好,北海只要不造宣纸,自然不会影响大明。”
刘斌在旁边看着几个古人在那里讨论,北海的纸会不会冲击大明的造纸业。
说实话,影响肯定是会有的,而且很大,你以为北海只向大明卖纸,不会顺带着推行硬笔书法吗?
再说硬笔书法这东西,本身也能全算外来货,后世考古的时候就有人发现,西夏人就用削尖的竹管,中间劈一条细缝,用来蘸着墨汁写硬笔字,那应该是有考证的,华夏最早的硬笔书法了。
斜着削尖,中间开缝用来吸墨水,这种竹管硬笔简直就是钢笔的原型,想要在大明推广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再说工业方面,现代大工业生产,对传统小手工业者,那简直是降维打击。
大明的造纸工人失业几乎是肯定的,但没关系,这完全可以看成一次对大明的产业升级。
大明的造纸业主要集中在贵州,被淘汰的造纸工人,想继续做工的,可以转业生产陶瓷,贵州的资源可是生产陶瓷的好地方。
不想继续做工,想种地的,也可以移民到辽东,奴儿干那么多的荒地还缺人开垦呢,随便就能把这些人安排完。
现在的大明真不怕闲人多,就怕没人可用。
等参观完造纸厂,这次的北海之行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朱棣又多留了两天,在伊尔库茨克跟老和尚姚广孝,领着一群负责修建紫禁城的大明顶级建筑大师一起逛街,讨论城市建设规划,还有毛子家的建筑风格。
毛子家的穗宗楼和勋宗楼实在没什么可看的,都是四四方方的筒子楼。
唯一的区别就是,穗宗楼最高只有五层,不用装电梯,比较省钱;勋宗喜欢享受,再加上那时候卖石油有钱,修的筒子楼都是十层左右的,有电梯......
要说真正能代表毛子建筑风格的,还得是那一票圆脑袋洋葱顶的石头城堡。
另外毛子还自诩罗马正统,正所谓一票西方的精罗们都自诩罗马正朔,所以不管是什么风格,都基本沿用了罗马建筑的制式。
大量使用的石材,高耸的罗马柱,精细繁复的雕塑,这基本就是西方建筑的共通之处了。
不过朱棣显然看不上这玩意,也就雕塑还有些可取之处。
这就像西方的油画和东方山水画的冲击一样,雕塑也差不多。
西方雕塑注重写实,雕个人像恨不得给你按照真人3D打印一个出来,比如大卫。
东方的雕塑则注重写意,略微有些抽象,代表作比如冠军侯墓前面的马踏匈奴石雕。
当然,这么说也有些偏颇,要说东方塑像,其实也有写实风格的,和真人最像的,那还得说秦始皇政哥的手办。
秦兵马俑做的跟真人一毛一样,只不过没挖出来之前,朱棣他们是不知道的,后世的穿越者也没打算挖那玩意。
朱棣参观完了伊州的建筑,得出的结论和姚广孝之前差不多。
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和中华传统的梁柱结构类似,有可取之处,建筑坚固,建造速度又快,还省材料。
另外,后世的装修建材那可真是好东西,瓷砖,玻璃,电灯,自来水等等。
朱棣在城里的酒店住了两天,发现后世的房子虽然不大,但却很适合生活起居,干什么都特别方便,于是让工匠学习体验,修改紫禁城的建造计划。
刘斌闻言大汗,也不知道最后大明的北京紫禁城会被修成什么鬼样子......
一晃十天过去,朱棣终于结束了北海的行程,依依不舍的坐上飞机再次回到了大明京师。
结果刚一落地,就被杨荣堵到了南苑机场。
“陛下,您可算是回来了!”
朱棣闻言皱眉不悦,“俺不在的时候出了何事?”
“南边,南京那边,太子殿下跟汉王殿下,听说陛下去了北海,都急疯了,汉王殿下还吵着要来京师找陛下,被太子拦住了,两位殿下因此发生了争吵。
“六部那边也在询问陛下的下落,另外几位尚书也想向陛下询问北海之事。”
杨荣最后又提醒道。
“陛下,您此次北巡已经够久了,也是该回去一趟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虽有太子殿下监国,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朱棣闻言只感觉脑仁一阵抽痛,那个混账老二朱高煦又开始作妖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