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绍原侃侃而谈,说道:“要想破局皖北,就得剿抚并用。区分清军、团练、捻军,根据实际情形,或剿或抚。

“清朝方面,在皖北有胜保、翁同书、袁甲三等大臣,彼此不服。胜保为钦差大臣,地位最尊,但此人志大才疏,嚣张狂悖,目中无人,刚愎自用,与袁甲三、翁同书面和心不和。

“胜保为满人,苏完瓜尔佳氏,雄傲一时,手下有不少满洲马队。他是满人将领中少有的能员,很受咸丰的宠信,不大可能投降我军。

“步一师在皖北,要优先打击胜保。胜保的马队,是皖北清军的支柱。胜保一倒台,皖北清军就会崩溃,局势将为之一变。

“翁同书是安徽巡抚,驻节庐州。常熟翁氏是个大族,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在清廷中担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很得咸丰宠信。

“翁家诗书清贵,翁同书文章做得好,字写得好,却根本不是当巡抚的料,更不能应付皖北这样错综复杂的局势。眼下,他正为苗沛霖的事大伤脑筋。”

苗沛霖以团练起家,事实上割据一方,官府莫敢过问。这两年,革命军攻占苏浙,太平军退出皖北。苗沛霖则趁机接受钦差大臣胜保的招安,被保举为总兵。

苗沛霖居心叵测,在皖北招兵买马,逐渐坐大,寿州、蒙城等十几个州县,已经成为苗沛霖的地盘。当地的清朝官吏宛如苗沛霖的属吏。

苗沛霖不臣之心渐显,把“淮南称王”挂在嘴边,确立了“高筑墙、广聚粮、先灭贼、后称王”的方针。

翁同书身为巡抚,既不能节制苗沛霖,也不敢惹怒苗沛霖,只得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苗沛霖麾下号称十万兵马,杨田不得不予以重视,便问道:“苗沛霖此人,有可能为我所用吗?”

温绍原非常烦感苗沛霖,急忙阻止道:“师长,苗沛霖此人反复无常,卑鄙无耻,皖北人恨之入骨。我说几件事情,您就知道他的为人了。

“第一,此贼反复无常。他原是捻子出身,后背捻而办团练。办团练办出了名堂,开始大力剿捻。官府猜忌他,他便驱逐官员,与长毛暗通款曲,挟寇自重。

“第二,此贼心狠手辣,睚眦必报。去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大败,皖北清军调去徐州前线。苗沛霖趁机攻打寿州,只因他与寿州孙家有隙。

“相传苗沛霖的父亲早年在孙家当佃户,有一年新年,孙家让佃户来家里伺候,苗父有病不能来,苗沛霖代父前来。孙家本来以秀才之礼邀至客厅接待,苗沛霖自贱自轻,说自己代父来伺候东家的。

“孙家见状,便让他到外面干活。苗沛霖表面不说,内心把这视为奇耻大辱,发誓报仇。去年苗沛霖占领寿州,就就杀了族长孙家泰及孙家族人,刨了孙家祖坟。

“孙家泰一门四代,上至71岁的老父,下到3岁孩子,全家15口人,全部被杀。寿州孙氏其他一百多名族人,在这次苗难中也遭受杀害。

“孙家泰本是京官,随工部侍郎吕贤基回乡办团练。吕贤基兵败自杀后,孙家泰便引军回寿州,保护寿州安宁,颇得当地人拥戴。

“除此之外,参与守城的皮氏、洪氏、吴氏、张氏等大户人家,全被苗家军满门抄斩。苗沛霖此举,实乃残暴。

“第三,苗家军军纪败坏,四处劫掠。皖北民众对其十分反感,当地有“不杀苗贼不罢休”的歌谣。苗沛霖为了筹集军饷,四处劫掠女人,组织女人卖春,败坏社会风气。

“师长请想,这样一个罪大恶极之徒,我们怎么能招抚他呢?必须快刀斩乱麻,剿灭苗家军,斩杀苗沛霖。如此,方能收服皖北民心。”

杨田点点头,说道:“我懂了。必须除掉苗沛霖,我们才能占领皖北。”

温绍原进而献计道:“胜保冥顽不灵,苗沛霖狡诈反复,此二人狼狈为奸,实乃皖北两害。胜保只会纸上谈兵,我军不难打败他。

“苗沛霖人马虽众,部下并不诚心服他。只要我们下决心剿灭他,他的部下一定会有人倒戈。此人贪鄙,把地盘看得很重,定会躲在寿州古城负隅顽抗。

“此二人一除,皖北形势一定改观。”

杨田很高兴,说道:“善。我们步一师此番来皖北,先为皖北百姓除此二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