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论一个人坐在那里,也不知道在瞎想着什么,就在这时敲门声惊醒了他。

“你啊,一个大导演,天天躲来躲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犯罪分子呢。”

李姐带着范某某走了进来,范某某今天化了一个淡妆,非常爱看。

“没,就是习惯了,一个人想事情。”

陈论收回了目光,反倒是范某某感受到了陈论的目光,还特意回眸盯着陈论看。

“耳朵的电影你怎么看?上次问你你还不说,现在就要开拍了,你总得来和我说实话吧。”

陈论叹了一口气,该怎么说呢?耳朵的风格和电影,该怎么说呢?

陈论很喜欢一句话,一个好的导演绝对是诚恳的,哪怕是拍的差,扑街了,但是态度上肯定是会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是,不会改。

是的,错是错了,但是不会改,也改不了。这就是一个好导演的模样。改了就完蛋了,很多时候都是如此。不好说为什么会这样,简单来说就是有人批评你,你就要改,那么最后这个创作者必然是会支离破碎,成为一个四不像,这才是一条死路。

而且,好的导演也不一定可以受很多的人喜欢,比如说这一位导演——弗拉克-德拉邦特。

说他的名字估计没人熟悉,甚至很多人都没有任何的映像。

但是如果说到他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赎》,陈论想这部电影应该有挺多人知道的了。

这哥们是学编剧的,从法联邦踏进豪来坞之后,外来者,不多说,一点机会没有,一直挂着等待着机会。

不过好在他还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也算是等得起。

再给一些大导编写剧本之后,认识了当时还不是很出名的恐怖作家斯蒂芬-金。

然后就在之后改编斯蒂芬的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拉到投资,担任导演。可能那时候他觉得自己就要起飞了,结果呢?

结果就是,扑街,扑街到家。

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就彻底理解,要不是它口碑无敌,可能导演都要考虑自杀了。

不过,这部电影也该死,故事上呢太过沉闷,画面上够强,但是问题是来看电影的人不全是学电影的人,不刺激不够好看,那就是不行,所以呢,压根就不适合上院线,选择去卖钱。

结果亏损严重,直接坑哭了投资方。

但是呢,导演本人却因此一炮而红,很多影评人以及各大奖项的评委嘉宾颇为喜欢,还在次一年的奥斯卡上收获最佳改编剧本提名,说好听点就是虽然扑街了,但是给他赚足了名气。

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又有了继续执导的机会。随后就是在99年,导演再次改编斯蒂芬的小说《绿里奇迹》,再度赢得奥斯卡的青睐。

再次扑街,还是老样子。给他机会了,但是他不中用啊!扑街扑得太彻底了。对岸的资本家们是很现实的,经此两次失败,哪怕作品口碑都不差,也没人愿意继续投钱给他拍片了。

之后也是毫不客气的说,就是没这人了。

所以现在李姐来问陈论,说白了就是不看好耳朵的处女作,怕他彻底扑街呗,毕竟还要考虑是否宣发力度的啊,那可是实打实的前期投入啊。

更别说陈论和李姐聊的有时候手段下作一点也是没关系的,毕竟做生意嘛,咋了?

而且吧,好死不死的耳朵确实是一个很倚重文学的导演,文学性不仅表现在对白、人物塑造,而且参与编织出他鲜明的个人风格。

而这些也是从一开始就定性了耳朵的电影风格,改不了的。

“我觉得,挺好的啊,况且他预算和制作费不是很低吗?赔钱肯定不会的。”

管他呢,帮兄弟说话是必须的。况且,有了陈论之前积累的人气和好感,耳朵这部电影这一世只要不是太作者化,肯定口碑不会差,赔钱基本不可能。

“怎么?现在我们拍电影的目的是不赔钱吗?”

李姐丝毫没有给面子,说白了她也是担心耳朵的,毕竟是第一部电影不说,也是沉沦影视公司正儿八经的第二个导演拿出手的作品,对于他们公司的面子也是有很多的影响。

“李姐,当年我们拍《电锯惊魂》的时候也是不赔就行的。您忘了?”

李姐从口袋里掏出了润唇膏,一边抹着一边说道,

“我没忘,但是你要知道,现在已经不是之前了,况且,这可是耳朵的处女作,万一,我是说万一砸了,把他之后怎么办?”

陈论点上了一根,烟雾飘散了出来,

“砸了,就砸了,我养他。他是我兄弟。”

李姐和范某某听着都呆住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