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线路,易辰先去了趟老街中心位置的新华书店。
周六下午店里有不少的小朋友,他们都聚在儿童书籍的区域,席地而坐,膝头上都摊着自己喜爱的童话书籍。
易辰从旁边走过,扫了一眼《好小子童年故事》、《豌豆通话》,看来这些都是时下在小孩子中的流行读物。
来到工具书的书架,易辰从上往下浏览着书脊,看来这些在这算是冷门区域了,IT电脑程序,五金手册,钳工入门这些全都混在了一起。
找了半天就只有本烹调基本功训练,再找就是些各地旅游指导和各省份的地图。
看来只能网上订购,或是挑个时间跑趟市区的大型书城看看了。
走出书店,骑上小电驴,易辰根据唐老爷子说的路线,开始骑往文山巷,穿过几条斑驳的小巷,轮胎轧过小路上的青石板,发出清脆而有节奏地“喀哒、喀哒”的声音。
小巷里堆积着不少枯黄的落叶,更显得周围的建筑充满了年代感。
又一个转弯,小路两边变得热闹起来,沿街都是一家家小门面的店铺。
维修小家电,日用杂货店,往里看去,整个店里都是日常用品,店头还挂着毛巾、浴球,按照价格,店里的货架上都贴着一元、两元、三元,各类杂货琳琅满目。
再往前,还有一家卖纸扎纸人的小店,真是一条街上应有尽有,从头到尾一路骑来,唯独没有看到旧书房的影子。
易辰在一家卖饮料的小铺子门口停下,店里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阿婆。
“你好,阿婆,有家旧书店,是在这附近吗?”
阿婆看到有人搭话,热情地说道:“就在前面,往前一点就看到了。”
“谢谢,阿婆。”易辰一边道谢,一边看到阿婆店头摆的柜台上,放着一包包的苏式话梅,还竖着一块小牌子:手工话梅,一包十元。
透明的塑料袋里,都是一颗颗大大的话梅,褐色的梅肉带着像是皱纹一样的纹路。
阿婆慢条斯理的说道:“自己腌制的,很好吃的,尝一颗。”说着从旁边的散装盒子里,用小勺挑起一颗递到易辰面前。
易辰道谢捏起话梅,放入口中,微酸的果皮让人猝不及防,让人微微皱起眉头,话梅果皮软硬适中,咬在嘴里酸甜交织,一下子就分泌出了更多的口水。
细细嗦着话梅,一会甜了起来,又一会酸了起来,就连最后的果核也带着甘甜。
阿婆看着易辰的反应,像是自己孩子被人夸奖一般高兴:“味道不错吧?”
易辰笑着点头:“好吃,不甜不齁,我买两包。”
阿婆用塑料袋装起两包话梅,看了下柜台上没有付款码,易辰从小挎包里拿出现金支付。
把塑料袋打给结,挂在车把手上,易辰继续向前。
果然如阿婆所说,易辰已经看到旧书店的店头招牌“文山旧书房”。
易辰把小电驴停在门口,朝里一看。
整个书店也就两个门面的大小,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
紧贴着四分之三墙面矗立的书架上,挤着满满当当的旧书,木质的书架露出原有的色泽,显得古色古香。
中间还辟出一块空地,摆放方方正正的木桌,桌上摞着一叠叠书,书上还是书。
书架间的空隙不大,易辰小心的穿梭在书架间,每一套古籍书中间,都夹着一张已经被编号并标注书名的纸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