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要说了,点了香,屋子里全都是香的味道,还怎么品鉴茶香?

事实上,古人推崇的闻香品茗,是客人到来饮茶前先点上香,等室内香气浓度到达一定程度时,随即灭香,避免香气过浓,影响品茶。

试想,当人走进一个陌生的房间,倘若此时能闻到缕缕香气,心情马上就能放松下来,感到舒适愉悦,接下去品茶则会更能感受到茶道的魅力。

所以现在有些人,品茶时,将香从头燃到尾,是一种既不懂茶道,也不懂香道的表现。

当然,要是点一根沉香,泡一壶雅茶,阅读一本好书,偷得浮生半日闲,那就另当别论了。

雷信看到叶晋非常高兴,想要起身给叶晋泡茶,被叶晋劝住了:“别忙,你先把香做好再说。”

“行,那你先坐一会。”

叶晋看着雷信挤着针管,一根香就成形了,觉得挺有趣的。

说起来,雷信这边只有普通香炉,并没有香粉炉,这让他颇为好奇:“雷大哥,我看别人有用香粉的,你这里怎么好像不用。”

雷信说:“你只知其一,其实香粉这东西,纯倒是纯,但在大多数时候都会产生更浓的烟火,而且香粉的燃烧并不充分,而且高端的香材油脂含量高,会产生油脂的二次燃烧,闻起来反而有异味。

而传统的线香就不一样了,一方面是更方便,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调配让香材的燃烧更加完全,香气表现更好。像我制作的檀香,只用三种材料,檀香粉,粘粉,和水,粘粉用的是楠木粉,新制的线香我们所说的烟火气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粘粉的存在造成的。

所以好的线香需要经过多年存放,在这种过程中,香会醇化,或者说退粘,这是粘粉跟檀香粉融合的一个过程。储存一定年份之后的线香味道会更干净、纯粹。像我现在制作的檀香,装盒之后,会标上日期存储,到了一定的年限才会使用。”

叶晋恍然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不是你说,我还真不知道里面有这样的讲究。”

“人又不是无所不知的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知道的领域。”

雷信笑了笑:“你要是感兴趣,也可以试着做一下,我用的配方比例,老山檀香粉、粘粉、水分别为8:2:25,这样做出来的檀香,味道更纯正一些,你要是觉得容易断,可以按7:3来调制。

水的比例你一开始也可以少一些,然后和好后再揉压一两分钟,就把它放进针管里,如果太硬就说明需加点水,太软就说明需加点粉。”

叶晋笑道:“明的,水多了加面,面多的加水。”

“也不能一直加,香粉还是挺贵的。”雷信向叶晋讲了一些手工制作檀香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还让叶晋亲自动手试验。

别说,手工制作檀香听起来特别容易,但一旦自己动手,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中间有时会断的问题,叶晋试验了好几次,才在雷信的帮助下,找到了窍门。

之后,雷信又向叶晋传授了沉香线香的配方比例,叶晋准备回家后试一试。

聊天聊得正开心,门口传来一个声音:“你们这里收老东西吗?”

雷信抬头一看,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肩膀上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大背包,那背包看起来沉甸甸的。

对于这种来历不明的人,再加上自己信奉做什么事,吃什么饭,往常雷信遇到这类上门推销的,一般都是直接打发走了,不过考虑到叶晋在场,便问了一句:“要不要看一看?”

叶晋对于这类送货上门的,也比较警惕,他看了一眼对方的鞋子,还挺干净,一点都没有长途跋涉该有的样子,就更想回绝了。

没想到,青年已经快步走进店里,边走边放下背包,拉开拉链:“都是好货色,你们看看也不会吃亏的。”

说话间,他三两步已经走到了二人的面前。

叶晋朝背包里一看,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一件唐三彩,而且还是相当少见的器型。

唐三彩许多人都知道,在当时用途多样,包括日常实用、宗教仪式,以及最重要的丧葬冥器。

伴随着唐朝厚葬的风气,唐三彩当时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也是因为唐三彩是一种冥器,这些釉陶器皿因为被嫌弃晦气被毁去不少,无人问津。直到近代,唐三彩流到西方,才被西方人所重视。

而随着国外拍卖市场,唐三彩被拍出了惊人的高价,再有专家学者指出唐三彩的文化艺术和收藏价值,此后的唐三彩,遭到了国内外古董商和收藏家的疯抢,原先没人要的晦气品,一瞬间身价翻倍。

不过在国内,唐三彩由于赝品猖獗,再加上很少能上拍,导致基本只能在民间交易,价格比起国外低很多。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