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有女直各部,还有北部鞑靼人,大明应该用什么政策,收腹他们?”

唐鹤征知道,这是策问,也是君前诏对。

“回圣上,臣认为给他们地就可以,让他们不停的劳作,自古以来人分三等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

“圣上说以人为本,可是圣上想过没有,上等人要保持地位,就像徐阶他们家一样,中等人要做上等人,下等人要人人平等。”

“如果做到人人平等,那么大明离灭亡不远,总要有人想做上等人,为了争夺上等人能坐的椅子,人们自己会争斗起来。”

这个唐鹤征有些东西,他父亲唐顺之就是一个天才。

“地缘来说,大明国都在京城,对大明威胁最大就是辽东和山西。”

“此话怎讲?”万历皇帝问。

“国都在西安,威胁最大在西边,但是北边威胁也大,这是地缘所造成的,虽然太祖高皇帝在南京建国,但是太子朱标去西安探查迁都。”

“如果大明国都在南京,北方游牧人攻打宣府、大同、蓟镇,那么在宪宗时期幽云之地就要放弃。”

“不挨打不知道疼。”

“只有不停受到威胁,才会看重边地。”

“辽东管理容易,汉武帝时期政令就能治理好辽东,抑制豪强,把辽东大族迁到京城周边。”

“豪强士绅土地分给百姓,辽东就可大治。”

“可是辽东大治,就会有隐患,辽东兵马钱粮充足,圣上在京里坐着不害怕吗?”

万历皇帝想了想,他让唐鹤征继续说:“你继续说。”

“从秦国到现在,一个是陕西关陇大族,一个是辽东北方游牧。”

“圣上懂了吧?”

万历皇帝点点头:“懂了。”

安史之乱更深层次就是,东北与西北争夺,安禄山是辽东人。

国都在京城,东北军事集团必然会崛起,就算是清朝柳条边,闯关东后张作霖崛起。

可以说金、元、清都是从东北崛起。

要是永远不管,那么东北军事集团就不会崛起,但是游民、渔猎会威胁国都,又不能不管,这是一个死循环。

原本万历皇帝想向东北移民,现在知道不能这么做,有了人口,有了军队,那么京城压力更大。

不以个人意志转移,这是地缘决定的。

“减丁呢?”

“圣上,金朝时经常去草原减丁,铁木真不还是带着草原游牧打过来吗?”

“减丁不行,移民不行,应该怎么做?”

“修炼内功,如果陛下有当初三大营兵力,可以时刻压制北方,就算有人有异心,他们也不敢做。”

“臣说话不好听,如果朝廷虚弱,那么辽东人再少,还是能建立新朝。”

“那么你去治理辽东,如何能让辽东安定,并且不会威胁到京城?”

“减兵,多地,多农,科举读书人吸纳到京里,物乃物质,尚文不尚武,人也就变羊,圣上可曾听过江南出皇帝?”

“孙权、南唐、五代十国挺多人的。”

“这些人不过是草头王,算不上皇帝,而且这些人都很弱。”

“读书、当兵,二者上使。”

“如果圣上在辽东推行理学,禁锢读书人野心,叫聪明人参加科举,原来草莽,就成了之乎者也的书生。”

“所谓恩科,就是施恩天下读书人,让读书人开心,科举最重要的,不是选才,也不是教化百姓。”

“这么做是为什么?”万历皇帝问。

“科举就是笼子,让天下的读书人,心甘情愿钻进来,但是科举又是神器,科举的公正破坏,就会出现黄巢这样的人。”

“把辽东的聪明人都装进笼子,那么有异想天开的人,不过是草寇,成不了大事。”

“唉…!”

万历皇帝叹口气。

他原本就是一个快递员,见到官员他的手脚哆嗦,这或许就是统治吧。

他刚到大明时,还有些怕张居正,等他从草原征战回来,见识到血肉横飞,就不再怕张居正。

这或许就是身在位,思想不同。

他想听听唐鹤征还有什么办法。

“还有呢?”

“男女平等。”

“为何?”朱翊钧好奇看着唐鹤征。

“女人耕种,女人读书,女人做工,那么男人的敌人就是女人,女人不在相夫教子,那么两者就是竞争关系。”

“他们要是不争呢?”万历皇帝问。

“有欺压就会有反抗,女人不再依附男人,那么男人的气势就会弱三分,这不以个人意志转移,当然最后失败的会是女人。”

“女人国是故事,并不存在,以男人为统治者,就是男人比女人强,这就是军事。”

“一切统治都是以军事为主,民事为辅,军事不在,不可谈民事,如果圣上能指挥军队,如臂使指,政令很容易推行,反之亦然。”

这不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吗,还有男女平等,消弱男人,这唐鹤征是个合格统治者。

“朕这个皇位,应该交给你来坐。”

唐鹤征吓的跪在地上,他刚才说嗨了。

“臣不敢妄想,臣只是一个小臣,圣上行道,臣只会说术。”

“圣上以天道治理大明,比小臣驭术强很多。”

万历皇帝站起来:“历朝历代不过几百年,有什么朝代不灭亡,术之道只是一时,天之道才是长久。”

“治理天下需要苦练内功,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危险越多,历朝历代死于非命的帝王很多,这都是由权力造成。”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才是天道,今日你可以砍杀他人,明日别人可以砍杀你的子孙。”

“晋朝司马家之所以被屠杀,就是因为司马家杀害曹髦。”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他的后代就要还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此时此刻,以天道、物道、人道,以更新,吐故纳新是为正,天不下雨,天不管百姓死活,那么人要更新,远古时期能治理黄河者,被推举成君王。”

“天不下雨,那么当政者要有举措,兴修水利,赈济灾民,教化万民,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你可知隋为何二世而亡?”

唐鹤征说:“史书上说:杨广荒淫无道,驭百姓如驭牛马,三征高句丽导致天下百姓反隋。”

“以李唐后来取代隋朝,臣认为李家当时的世族与杨家统治有矛盾。”

万历皇帝笑道:“这是因为杨广傻,四十三亿亩耕地,他居然相信。”

“大明不过十亿亩,隋朝疆域没有大明大,怎么可能有四十三亿亩,不过大明皇册上只有八亿五千万亩,这其余的耕地,被武官、文官、士绅、地主隐去。”

“隋朝耕地四十三亿亩,这个问题,就是杨广对朝政失去控制,特别是县一级的。”

隋朝的建立,合法性缺失,世族们不服杨家。

如果一个皇帝得知天下有四十三亿亩耕地,朱翊钧是杨广,他也会大喊一句:“我大隋天下无敌啊!”

可是真的是吗?

杨广认为天下无敌,有人忽悠他三打高句丽,开大运河,然后就被揍了。

隋朝耕地最多六亿亩,百姓要缴纳四十亿亩田地赋税,这隋朝他能不爆炸吗?

就算杨广是太祖朱元璋,他都回天无力。

杨广面临的局面,比朱翊钧白痴孙子崇祯还惨。

隋朝并没有清洗前朝人,杨坚建立这个隋朝,一开始就千疮百孔。

当朱翊钧看书时,看到隋朝四十多亿亩耕地时,他都会笑出来,或许他的白痴孙子崇祯一开始也会信。

毕竟我大明天下无敌!

大明的黄册能写到崇祯二十四年,不知编写黄册的人,在明朝灭亡时,他还在不在。

看着崇祯二十四年的黄册,想到明朝已经灭亡,朱翊钧特别想问他一句:

“此时你有何感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