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已近半,少时,小镇中央的钟楼发出一声钟响。

在小镇北边的一座府邸,一个清瘦的少年裹着不知多少补丁的棉被躺在破旧的木床上,还不时梦呓几句,钟楼有一声钟响,少年在梦中惊醒,连忙下床洗漱整理衣物,离开府邸。

少年名叫魏无常,父母不知所终,少年也未曾在意这些。

魏无常小跑跑过集市,吵吵嚷嚷,抬价杀价声一片,虽然不是赶集的日子,但小镇的集市依旧热闹。

虽然魏无常已经跑出集市一小段路,但仍能听见小镇集市的声音。

再绕过一条街,魏无常来到小镇钟楼脚下,整座钟楼直冲云霄,小镇人谁也不知道那钟声在钟楼何处响起。

对于这座钟楼,小镇人对此的说法众说纷纭,主要分为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钟楼上住着一个仙人,每至午时,那仙人便会敲钟一次,于是小镇便有了“钟每响,午时到”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小镇人祖上皆是罪无可赦的极恶至极之人,朝廷为了镇压这些罪人,特此朝廷联合山上的仙人建造了这样一座囚笼小镇,同时在小镇中打造了一座特殊的钟楼,以警醒小镇人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但是小镇钟楼的真正用途早已被遗忘,只记得在小镇建造初期钟楼就早已存在。

魏无常从小镇钟楼底部穿过,来到小镇东边的溪流边上,从小桥上走过不远处,一座书院坐落在树林间。

魏无常快步走到书院门前,见大门紧锁,便在门外轻唤几句先生,不见先生回应。魏无常眉头一皱:先生呢?难不成不在书院?

就在昨天,魏无常经过钟楼时,小镇人正聚在钟楼脚下的公告栏议论纷纷,魏无常忍不住好奇,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那朝廷发布了一则布告,大致说的是小镇内进来了些奸佞小人,故让小镇上的外来人在一周内一律离开小镇。

魏无常心道不好,往书院四周一看,心生一计。

只见他向着一棵稍矮的树迅速跑去,蹬在树干上顺势跃起,一个借力,双手成功攀上书院的院墙,双脚一蹬,再一个借力直接翻过院墙,落在书院院子里。

魏无常想到先生平日里最常待的几个地方。他先来到先生平时为蒙童传道授业解惑的德育堂外,透过窗户看到堂内空无一人,先生并不在这。看着这里,他想起一件几年前的事情,微微一笑。

那时魏无常刚入书院不久,突然有一天兴致大发跑去问先生:“先生,先生的作用是什么?”

先生顿了顿答道:“那自然是传道受业解惑也。”

魏无常追问道:“为何传道?为何受业?为何解惑?”

“传何道?受何业?解何惑?”

见先生没有立即回答出问题,便与先生告别离开了。过了几日,先生拿着几本古籍找到了魏无常,打算好好与魏无常好好聊聊上次的问题,哪承想魏无常早已抛之脑后,但先生还是一丝不苟地回答了上次的问题。

见先生不在学堂,魏无常便快步离开了德育堂,来到另一旁的藏书阁。走近藏书阁,不由自主的放缓脚步几分。

魏无常轻轻推开藏书阁的阁门,一位两鬓发白,身穿青衫的老人正伏在桌上小憩,身旁放着一堆古籍。

魏无常见先生在小憩,没去打扰,从一旁的书架上随手取下一本书,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看起书来。

藏书阁内只剩下窸窸窣窣的翻书声,一阵风穿过藏书阁,桌上的古籍哗哗作响。

魏无常放下手中书,走到那堆被风从书架上吹落在地的古籍旁,将它们一本本拾起重新放回书架上。

收拾到一半,一只充满沧桑的手从书架上取下几本书说道:“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几本书应该存放在一起不宜分开存放,那位至圣先师的道理可不能随意对待了,还有那几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也可以经常拿来看看。古人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无常要记住了。”

“好,知道了先生。”魏无常把怀中书放到书架上几本后,似乎想起了什么,急忙把怀中书放下,转身对一位老人拱手作揖道:“学生对先生不敬,请先生责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