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人口、耕地、产出、文化等等对江南有着绝对优势,所以自古王朝争霸,从未有南胜北的例子。

南方经济实力想要反超北方,那得是唐宋以后的事了。

“不过凡事福祸相依,正因为大家都不相信江南有统一天下的实力,所以不管是西边李唐还是东边的三王,都从未将江都视为真正威胁,而是当作可以争取的一方诸侯。”

这正是杨遇安能够在江南安稳发展两年的重要前提。

对于北方东西两家来说,战胜彼此才是首要大事,江淮的重要性永远要往后靠一些。

能顺手牵羊的时候不介意打一下,如若不能,最好暂时别分心他顾,以防强敌趁虚而入。

对于这样的局面,杨遇安当然乐见其成,北方越乱,南方越安稳,南下投奔的人就越多,正好趁此机会吸纳大量人口,弥补自身不足。

况且,这到底是个存在超凡力量的世界,只要个人修为足够高,是能反过来以自身伟力影响天地的。

若杨遇安登临上柱国境界,那南胜北,也绝非没有可能的事。

“不过个人实力与现实大势,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件事。”

杨遇安经略江南两载,自身也修行了两年,体会深刻。

“大将悟道,柱国证道。”

“我所行之道为社稷,关乎众生。”

“大将境以自身领悟为主。但到了柱国境,却需要身体力行,在天下为棋局,加以验证,践行,以证大道!”

修行两年,杨遇安也只是堪堪摸到下柱国的门槛。

证道难于登天!

其实另外两家强敌也差不多。

杨遇安知道李渊以祖传功法《登堂引河诀修行至柱国境,其所行之道便是将天下大势视为大江大河,加以引导。

所以李渊所思所做需要去契合民心大势,借势而行。

唯有成为众望所归的天子,李渊方能彻底证就大位,登临上柱国。

如今三分天下只得其一,李渊自身也在中柱国卡住多年不动。

至于东都的三王,状况还不如李渊,所以哪怕最强的李密,也只得半步柱国境而已。

所以从修行角度而论,群雄争霸,既是势力之争,同时也是各人修行证道之争。

而相比起其他人需要通过统一天下或者至少成为天下共主这样的“仪式”来完成证位不同,杨遇安想要到达凡人的极限,却要简单得多。

因为他有“逆鳞”!

当初杨昭早就告诉过他,持有逆鳞者,不必依托凡世的仪式羁绊,只要道心圆满,就能证位柱国,直至上柱国!

别人需要通过一统天下来将自身境界推至凡人极限,而杨遇安却可以反过来,先让自身修为登顶,再反哺麾下势力。

正是因为拥有这个其余各家不具备的核心优势,他才安心留在江南发展,苟且发育。

因为时间站在他这一边!

“江南无战事,我正好可以安心修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