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言论

历经数年环球之旅,大唐帝国圣皇太祖陛下于1918年初乘船返回北美本土,悄然抵达帝都朝歌城。

由于圣皇陛下一直要求低调不张扬,所以此行秘而不宣,没有惊动普通民众和社会舆论。

但大唐帝国上层社会已然轰动,帝国皇帝唐业宗携皇储唐-李命肃殿下及数10位皇叔,大唐帝国政府内阁高官等帝国顶级权贵前往码头迎接。

以最高礼仪迎奉圣皇太祖陛下,并且一路护送至仙寿宫,这里是为圣皇太祖陛下专门营建的辉煌宫殿,就位于皇宫不远处。

等到真正安顿下来,皇帝唐业宗携皇储唐-李命肃殿下及众多皇子皇孙前来请安,帝国政府内阁及重臣相继进宫请安,忙碌了十余日方才停歇下来。

此时,帝国报纸舆论方面方才透露圣皇太祖陛下御临朝歌城,又引起民间经久不息的朝觐热潮。

民间百姓无法接近仙寿宫,往往在皇家禁卫军封锁线外的八角凉亭上,面对仙寿宫方向焚香遥敬。

一时之间

八角凉亭周边数里范围内香火缭绕,朝觐热潮久久不息,甚至惊动了皇家禁宛中的皇帝唐业宗。

兴登堡元帅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没有谁愿意被称之为“劣等民族”,上帝来了都不行。

放在一线阵地上的都是炮灰,绝大部分的伤亡也来自于这些炮灰部队。

此事经过协约国舆论的渲染,愈发激起前线少数族裔官兵的滔天怒火!

“我们看到,唐国正在通过在战争中大量消耗炮灰,以此推进并更加巩固其不正当的殖民统治,消灭国内的反对声音。”

在大唐帝国美洲本土,征召的华裔官兵都采取自愿的原则,以欧洲的土地,女人,皇家军队功勋为诱饵,鼓励过剩人口参加军队。

通过两次战役的试探,德军最高统帅部终于消停了下来。彻底放弃了以唐国军队固守阵地为突破口的可笑想法。

该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强制融合政策,将国民分为唐人和其他两种类型。

久而久之

大唐帝国这套防守反击的打法几乎无解,因为其本身就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炮火和装甲优势,航空优势,重兵囤积于二线和三线阵地。

这里成了帝都朝歌民众休闲祭拜的好去处,各种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快变得兴盛起来。

唐国军队在两次战役中伤亡27.3万余人,其中阵亡8.7万人,余皆伤者。

而兴登堡元帅被占据国际主流的协约国集团媒体评击为“可耻的帝国主义者”“狭隘种-族主义的守墓人。”“终将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白人至上主义者”。

他错就错在说了不该说的话,虽然这是事实,但你怎么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大唐帝国立国72年,一直以来奉行森严的封建等级政策,以国王,皇族和一众大小贵族为上层,以资本家,富商,大大小小的庄园主,牧场主和种植园主为广大的社会中层阶级,新移民和少数族裔为社会下层。

亲手策划法国战役的德军总司令保罗-冯-兴登堡元帅对此气愤至极的说道;

这些源源不断的军队绝大多数抵达西线法国战场,部分滞留在英伦三岛修整编练,极大的加强了西线战场的军事力量。

三个多月一晃而过,时间悄然来到了1918年6月

这也造成了开战迄今,德军从未整建制地消灭过一个整编团以上的华裔部队。

这些少数族裔则不同,完全是强制征募,在军队中不但待遇低而且都是最危险的一线阵地作战,由督战队严加管束。

华裔官兵绝大多数在后勤,炮兵,骑兵,装甲兵等技术兵种,各级指挥官基本上都是华裔,牢牢掌控着军队。

大唐帝国向欧洲派遣的300万军队,来自阿拉伯半岛和东印度群岛少数族裔,就将占据近百万强制征召名额。

超过半个世纪风风雨雨下来,北美洲印第安人和墨西哥后裔基本上彻底泯灭于众,南美洲各藩国亦寥寥无几。

一直以来

这对动辄投入超过百万兵力的西线战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进展稍慢的是人口较多的爪哇岛,新进纳入统治的阿拉伯半岛六省,但上述地区已经广泛的普及国语化,民族融合过程在进一步加速。

让二线阵地上避免了德军炮火和枪弹的日夜袭扰,并且配属了大量重炮,重机枪和装甲兵力,对突破一线阵地的德军实施致命的反击。

在这期间

德军在西线先后发起两场大规模的会战,重点考量唐国军队的成色,将重点突破的地区,放在唐国接手的索姆河地区。

这样的部署

“狡猾的唐国人和英国佬一样,总是用殖民地的劣等民族来换取德国士兵的宝贵生命,以此建立军事上的优势……”

大唐帝国每个月向西线战场输送近20万兵力,就是把德意志帝国全打光了,也拼不过这样无穷无尽的海量兵力。

1918年上半年,在唐国远征军的帮助下,英法在西线战场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并开始进入战略反攻的筹备阶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