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对自己三个儿子的性格,再了解不过了。

老大监国多年,治理朝政的手段已经再娴熟不过了。

但偏生性子软,太过于尊崇仁德,而且亲近文臣。

现在有自己坐镇,朝堂起不了什么乱子。

可一旦自己故去,指不定就有那些暗中藏匿的家伙,窥伺他朱家这帝王之座。

老二杀伐果断,勇武有谋,但也仅限于在打仗。

其他方面,基本就跟个二愣子似的。

帝王权谋心术是一星半点没继承,满脑子只有打仗,打仗,打仗!

纯粹的莽夫!

至于老三……

朱棣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老三勇武不如老二,仁德权术不如老三,玩弄人心也不如自己。

“这厮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

朱棣一时间不由得有些怀疑自我,怎么会出现每一样都不如兄弟父亲的儿子?

正因为这三个儿子各有各的问题,所以朱棣才会那么看好朱瞻基。

在他看来,太孙其实才是最适合接替帝王之位的皇室子弟。

也唯有如太孙这般,敢于变革创新的人,才能够给大明带来新的气象!

但……自己的时间不够了。

多年征战,伤病缠身,朱棣已经感觉自己近些日子越发力不从心。

朱瞻基不过十岁,在他其还有太子。

自己怕是没那个机会,能够活到朱瞻基登基,再去帮助他成为千古一帝的时候。

所以,他想要在自己死前,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

一个人,做完三代人才能做完的事!

他要留给后人的,是一个万古长青的鼎盛之世!

身前身后名,我全都要!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如此迫切地想要开启海禁。

这些年来,因为海禁政策,导致沿海区域的百姓生活困苦,要么迁往内陆,要么就自谋生路。

搞得不少百姓,甚至假扮成倭寇,去抢劫沿途的商人!

再继续下去,只怕不等外患爆发,内部就先行动乱起来了!

“陛下,您准备怎么做呢?”徐皇后轻言细语道。

朱棣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半晌,他摇了摇头,拉过徐皇后的手,轻轻拍着。

“哎……朕也没什么好办法啊……”

他用力揉了揉眉心,感觉到了头疼。

祖制这件事,放在各朝各代都很棘手。

那些死板的家伙,总是说着祖制如何如何,所以不能更改。

自己如果一定要动,肯定会引起各方的反弹,到时候朝堂大乱虽然不至于,肯定会有人心动摇。

江南士族和朝中文官,虽然不会明目张胆地怎么样,但恶心自己的事情肯定少不了。

说不得,还会有什么巨大的损失出现。

那帮家伙,断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眼见朱棣眉宇间忧色越发浓厚,徐皇后想了想,来到朱棣身后,双手搭在他的肩膀。

轻柔而有力的按摩,让朱棣不由得感到一阵放松。

心中那些压抑的情绪,也逐渐舒缓下来。

“陛下,您如今是一国之主,天下的事情都压在您的肩头,您也要注意身体啊。”

“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要不去看看太孙?”

朱棣一愣,扭头看向自个皇后:“你也是这么想的?”

徐皇后莞尔一笑:“陛下,您不是已经想到要这么做了吗?”

朱棣难得地老脸一红,摆了摆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