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号“大庆”,自然也是取自于《易经——“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至于承接的是不是顺,孙可望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参与此事的大臣们,也纷纷闭口不谈。但高桂英已经认定是如此了,大庆承的就是大顺,而刘体纯,李来亨等人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一股荣誉感油然而生。

其他的,自然是留给后世那些所谓的研究者,好好评析了。

毕竟,无论孙可望本人是如何,后世的研究者们,总是能从各种角度,解释“国号”的来源,出身,合法性,拉拢顺军一系......只要方向有了,理由自然不会缺的。

行完礼后,孙征淇和刘体纯领着百官站在承天门外,等待翰林院的官员们在诏书上盖上了大印。然后,鸿胪寺的官员要奏请颁诏,得到了允许后,翰林院的官员才能把诏书交给鸿胪寺的官员。

如此一番繁琐的步骤之后,鸿胪寺官员才能捧着诏书穿过奉天门,前往午门,放入一早准备好的云舆内,由云盖导引,又送回承天门,向百官宣读。

永历皇帝前两日便对外宣布“德不配位”,要顺应天命退位,让贤者掌管天下。但孙可望自然不能直接上,一个由亲王,公侯,文武百官,地方德高望重的老者组成的庞大请愿团在半日之后,便呈上了“劝进表”。

至此,孙可望勉为其难,只好接受了请愿团的要求,虽然此时距离永历退位不过几个时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