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一道流虹,从天边滑过,一卷黄纸,落在了座首的桌案上。
内阁成员们,个个惊疑未定,面面相觑,这场面,他们见过,就是上次出镇国诗的时候。
严山明拿起黄纸,扫了一眼,咯咯发笑,“我景国铁定出一位大才啊,你们猜猜这首诗,是何人所作?”
众人不语。
严山明拄着龙头拐杖,弯着腰,拿着一卷黄纸,“此诗乃是江州那位名誉贡士苏诚所作,大才啊,大才,短短几日,竟然作出一首传世诗来。”
什么?传世诗!
镇国诗百年所未有,还没来得及在《文报》上刊载,这传世诗又横空出世了!
此子的才气,惊为天人啊。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好啊,好啊……”
“这是以兄弟同胞为题的诗,妙哉,妙哉。”
“此人如此大才,应该速速通报圣上,招此人入京,赐他一官半职,为景国效力。”
严山明呵呵笑着,拄着拐杖,自己坐上御风舟,朝皇城内的妙仙观飞去。
……
妙仙观,大殿。
景帝独自一人坐在蒲团上,旁边站着一位蟒袍太监黄吕。
严山明到了大殿外,收起御风舟,走到门口。
门口的一位太监便入内上奏。
“宣严山明觐见。”
严山明在太监的搀扶下,迈过大殿的门槛,看到装潢华丽的三清神像前,檀香袅袅,景帝坐在蒲团上,天灵盖像似在冒烟,酷暑的缘故,使他浑身冒汗。
大夏天,紧闭殿门,闷在大殿内苦心玄修的,也就当今圣上一人。
“臣启奏圣上,江州名誉贡士苏诚,今日又作出一首传世之诗。”严山明毕恭毕敬地上奏。
景帝睁开双眼,两眼铮明瓦亮,仿佛要看破严山明的内心深处,“恭喜严首辅啊,儒道又出一位大才。”
“臣不敢,苏诚是圣上亲赐的名誉贡士,将来也是圣上的臣子。”严山明连忙屈膝伏跪。
景帝呵呵一笑,“朕只是戏言,严首辅不必如此。”
“臣启奏圣上,修玉清宫一事,已有初步方案。”
“说。”
“海外通商之路可走,可令江州一带的府县,多产生丝,与外洋商人谈成五十万匹丝绸生意,年底可获五百万两银子,届时修玉清宫的银子,也就能够补上。”
景帝微微颔首,“如此甚好,只是江州一带有旱灾,七山一水两分田,粮田就这么多,多产丝绸就得多种桑苗,能种的地有限,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度过今年吗?”
“生丝的价值比普通粮食要高,种桑也比种粮食盈利更多,若是在种桑方面,给予百姓一定的扶持,优惠,江州一带的百姓,不会拒绝这个方案。”
“朕准奏,就照你的意思办吧,凡是愿意将农田改成桑田,多产生丝者,不得对其加征赋税。”
“陛下圣明。”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