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长津湖这部电影。

要问。

这部电影里,哪个角色是最难演的。

可以说,不是吴荆的伍百里,更不是胡君、段奕洪等人的角色!

而是秦子霄试镜的这个,伍万里!

至于原因。

很简单。

在这部电影里,无论是伍百里,还是什么余从戎,雷公等等。

他们都只有一个已经定格的人物形象。

因此。

演员只需要找到这个形象的感觉,就完全可以把角色拿捏了。

可是。

伍万里不一样!

伍万里这个角色,可以说是这个电影里,剧中形象变化最大的一个。

可以说,开头的伍万里,和最后的伍万里,那完全就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

毕竟。

剧本给这个角色的定位,就是一个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在很短的时间内,从男孩成长为了男人!

从青涩到成熟,从轻浮到稳重,一个有着明显成长线的形象!

对于这个角色,秦子霄自然也研究过,看过剧本。

可以说。

伍万里的整个成长线,可以用剧中的五个经典标志阶段来划分。

第一个,在伍万里的家乡,鱼乡之中。

伍万里第一次出场的时候。

那时的他,还一直活在两个哥哥的庇护下,从来没有见过军队和战争。

那时候的他,青涩,玩世不恭,流里流气,妥妥的一个小痞子!

胸无大志,过着再平凡不过的日子。

第二个,在伍万里初次当兵后的火车站。

当他在第七穿插连有了自己的名号时。

当他敬起军礼,第一次见到了那群,为了这片大地和人民,而负重前行的人时。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成为军人后的那种使命感。

同时。

在火车开走的瞬间,面对那密密麻麻扔来的棉被棉服。

面对那些后勤人员,恨不得把自己身用来御寒的棉衣,都脱下来给他们的人。

他的心中,多出了那么一份责任感!

同时。

面对那一条红色的围巾。

对于爱情,他有了一个懵懂的认识。

只是。

战争,注定了爱情,只能是泡影。

那个时候的他,依旧青涩,依旧不成熟,但是身初次出现了那种身为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个,在他们到达了战场。

当他们经过了敌军的轰炸,亲眼见证了自己同伴的死去,看着对方在自己眼皮子地下,被炸成了一抹红。

而他本人,也第一次,杀掉了一名敌人。

这一次。

他见证了生命的逝去和终结。

见证了战争的残和冷漠。

他,第一次对于这一切产生了恐惧,对于前路,产生了茫然。

鲜血、焦土,生命的逝去,炮弹的冲击,让他不知所措。

这时的他迷茫,无措,找不到方向,完全被战争冲昏了头脑。

第四个,自然是在他们首次突破了敌军阵营的时候。

在他们在寒冷的雪山,一次次潜伏的时候。

在敌军的轰炸下,一次次保持静默,赌命的时候。

战争的洗礼,终于让他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勇敢,无畏,杀伐果断,一心向阳,负重前行!

第五个,是瞬间的成长。

是当他的哥哥,阻止了他击杀那一个受伤的敌人。

当他举起枪,又放下枪。

当他明白了那句:

“有些敌人必须杀,有些敌人可以不杀”!

当他明白了,战场之内,更多的兴许是无奈。

每一支枪杆的背后,都有着两个乃至更多心系他的人之后。

他终于成功蜕变了,蜕变为了一个,和自己哥哥一样的铁血男儿。

大国之军!

心狠手辣的同时,又心怀怜悯!

杀伐果断的同时,又敬畏生命!

这是一群人道之军,一支仁义之师,一个信仰之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