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两个人争着争着,话题就从国号之争演变成了孔子祖籍之争,这让在场之人无不愕然。
此中情况下,便有人凑到闻焕章、乐和等穆栩心腹身边,请他们出来劝架,但几人皆是笑而不语。
与此同时,还有人偷偷去观察穆栩反应。哪知这一看才发现,穆栩也对眼前之事视而不见,竟饶有兴致的眯着眼睛,斜靠于椅子上哼着小曲。
这些人当然不明白,不管是闻焕章几人的冷眼旁观,还是穆栩的漠不关心,实际上都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许贯忠和萧干是在争论国号,但若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难发现,这二人不过是各自派系推出来的领头人。
前者代表了梁山旧人,后者代表着辽国降臣,而这两派也正是穆栩麾下最大的势力。
穆栩本人对此自是心知肚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两派的激烈斗争,就是出自他刻意放纵的结果。
穆栩难道不清楚党争的坏处吗?
很显然不是,可他却必须如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牢牢把控着一切权利。反之,要是手下全都一条心,那他就要睡不着觉了。
其实纵观古今中外,上位者莫不如是。
区别在于,优秀的上位者,总是善于审时度势,能牢牢把握党争的度,好确保自己能够居中调和,立于不败之地。
平庸的上位者则恰恰相反,他们往往只是出于个人喜好,就过于偏袒一方,如此导致的后果,轻则大权旁落,重则国破家亡。
穆栩当然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等许贯忠和萧干吵得差不多后,他便适时轻咳一声,二人立即戛然而止,摆出一派静候吩咐的模样。
看到这一幕,穆栩哪还不知这两人方才做戏成分居多,不禁暗骂一声滑头,然后笑着开口道:“鲁和燕各有优劣,本王委实难以取舍,不如大家再议议吧!”
在场之人没有一个傻子,一听这话便都明白,穆栩这是不太满意,所以才说要再议。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随着穆栩这一表态,马上就有人跳出来,提议用汉字作为国号。
然而穆栩却依旧摇头道:“眼下正值胡汉相争之时,用汉为号确实最为合适。可惜自两汉以来,此号以被用尽,我不取也。”
说到这里,他索性抛出了自己的想法,“诸位以为乾、明二字如何?
乐和第一个表示了赞同:“乾者,大也,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臣以为以乾为国号,甚妙!”
眼看被乐和抢了先手,王寅马上跟进道:“臣以为明字更为妥当,正所谓照临四方日明,大放光芒也谓明,取此字可昭示天下,王爷的江山得之光明正大,不似那赵家欺负孤儿寡母。”
这话别人听了倒还罢了,柴进却必须出言附议,谁让他就是王寅话里那孤儿寡母的后人呢?
而这正是王寅的高明之处,他知道柴进交友广阔,有其带头必然能一呼百应。
事实也确如王寅所料,果然柴进话音刚落,林冲、武松、花荣三人就紧随其后,接连表达了赞同之意。
有了他们这些实力派开口,别人就算觉得不妥,也不好再提出异议,只能随波逐流的出班附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