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与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公二人谈吐非凡,且心怀百姓,可惜都跟在下一样手无缚鸡之力,不然在当今乱世之中可以大有一番作为。”诸葛瑾叹息道。

孙策、周瑜相视一笑。

周瑜说道:“子瑜此话差矣,昔年我朝高祖斩蛇起义,手下将星云集,建立不世功勋。但论功行赏之时却以没有军功的萧何为首,可知为何?”

诸葛瑾嘿然一笑,显然知道周瑜的意思,回答道:“高祖被项羽困于汉中之时,萧相国坐镇后方,仅凭一州之地,在不通人烟的巴蜀仍能源源不断的运送粮草到前线。若是没有他,恐怕将士们早就投降那西楚霸王了。”

周瑜微微点头:“不错,萧相国一介文弱书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助高祖定鼎中原。我朝建立后,他一展胸中抱负,稳定国家,安抚百姓,因此流芳千古,至今百姓仍祭祀不绝。所以说,书生亦能封侯拜相,大展拳脚。”

孙策听得二人言语后,也插话道:“心在中原身在吴,漂泊江海意难舒。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霸王不丈夫”

三人大笑,举杯再饮一杯。

片刻后,周瑜若有所思的问道:“不知子瑜此行的目的地是何处?”

“不瞒二位,在下老家是徐州琅琊,此次外出游历,想着回那里看看。”

“据我所知,现任徐州牧孔融,虽然为人清雅,但太过于爱惜羽毛,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子瑜到他那里,恐怕施展不开啊。”

诸葛瑾哈哈大笑:“在下哪有什么抱负施展啊,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虽然略通些文墨,但最多做一个行房书吏,寻得一处安身之所,然后将两个弟弟接到身边,这就足够了。”

周瑜还想说些什么,孙策朝着他摇了摇头,然后对着诸葛瑾说道:“子瑜兄,我们二人还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完,若是日后阁下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江夏郡找我们。”

诸葛瑾一脸茫然,心想这江夏郡天大地大,我去哪里找你们。

周瑜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便拿出一方锦盒交到他手中,说道:“这里面有两枝令箭,若是阁下来到江夏郡遇到棘手的事情,只需扯掉引绳,将令箭抛向空中,在下自会看到。”

诸葛瑾仍是不置可否,显然觉得这两人有些古怪,但是经过这两天的交谈又觉得他们不是那种说大话的人。

他低头仔细看了看锦盒,再抬头想要说些什么,突然发现两人竟然不见了。

“伯符、公瑾,你们去哪里了?”诸葛瑾的声音飘荡在江面,并没有人回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