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443sx

原先大唐诸王都是虚封,虽然也有封地一说,但都是只领食禄,封地一切军政事务,皆不得过问,谁要是敢横插一杠子,那就是谋逆,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将那些王爷们高高供起来,当猪一样养。

就这,李承乾上台之后还不放心,将那些叔叔和弟弟们全都弄来了长安,搞个什么百王院,将他们圈在眼皮子底下养着。

现在轮到自己儿子了,就直接玩封国这一套,这于情于理可都说不过去吧。

虽说亲疏有别,可办起事来,那也不能太过畜生了吧。

百官对此意见很大。

一封封谏书如雪花般飘进两仪殿。

尤其是那些原本跟着李政,现在投向李象的人,对此态度更是激烈,大有一副李承乾要是一意孤行,他们便要行死谏的意思。

这些折子,李承乾看也不看,直接令人拿去烧了。

随后他又下旨,李氏宗亲凡郡王以上者,皆赐封国,责令宗人府与内阁枢密院,共同商议各王封国疆域。

这一下子,百王院中的那些王爷们不吱声了。

虽然这封国的位置都在本土之外新占领的那些荒蛮之地,但不过怎的,当一国之主总比在困在长安这个大猪圈好吧。

百官们这一下子自然也没理由了。

于是不少人偃旗息鼓。

但仍有一些老夫子,抱着什么汉七国之乱,依旧不停的劝谏着。

对于这些认死理的人,李承乾也不好怎么办,毕竟人家也是出于公心,来硬的不行那就只能来软的。

李承乾将此事交给了李象。

李象也清楚,他离那东宫的位置只剩最后一步了。

反正那些封地离中央十万八千里远,朝廷现在虽然在各处设立了布政司,但真正统治起来却是困难重重,那不如就把自家人派过去,这肉烂也是烂在自家锅里的好。

李象旗帜鲜明的支持藩国封地事宜,在他的斡旋说服之下,朝中的不同意见渐渐消失。

很快,长安的各家亲王,都开始挥动着票子,大肆招兵买马,他们是来者不拒,走到大街上,看到个胳膊腿全乎的人,就屁颠屁颠凑上去,拉着人家家长里短一通寒暄,说完之后,就话题一转,说什么我看你骨骼惊奇,来日必成一番大业....

这些人连糊弄带利诱,弄得长安各行各业都开始缺起了人。

在灵州,衙门也开始寻找起了李渊当初被遣散的那些儿子们。

没办法,现在朝廷的地盘太大了,急需要一些宗亲去镇镇场子,同时,李承乾也想完成当初对李渊的承诺。

新宫中,李世民也正给自己的儿子们分发着金银。

每人都是一沓厚厚的银票,这其中,李治和李格的最厚。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身为亲王,你等也该为社稷出出力了,不用挂念朕,安心打理好封国,朕就算你们孝顺了。”

李世民此时已是头发花白,李承乾将这一批弟弟的封国,划在了吕宋,那地方在哪里,李格不知道,他只知道那吕宋在海外,待征伐东南之地的时候,安南水师运输补给时,途经此岛,这岛上有一些土著部落,让随船的陆战队给杀了个七七八八,然后水师在这岛上插了个旗,这吕宋岛就算是划入大唐版图了。

这样的开疆拓土,很是简单,听闻水师现在排出船只,在海上到处飘着,只要见到陆地,不管是大岛还是小岛,他们就上去插个旗,而后自有人将此地域画进舆图,从此这就是大唐地界了。

对于水师这等无聊之举,李承乾竟然也承认他们此举算是开疆拓土,这搞得水师现在成天叫嚣着他们替大唐开辟了万里江山。

李格一想到要乘船出海,他忍不住就落起了泪:“儿臣以后不能尽孝在床前,还望父皇珍重龙体,待孩儿与海外站住脚,便回灵州来探望父皇。”

李世民一笑,云淡风轻道:“你我父子,怕是见不着了。”

一语成谶。

皇佑二十一年,年近七旬的天可汗李世民,在一个夜晚,与灵州新宫安然离世。

当初在都督府,李承乾逼迫李世民退位,那时,李世民说:你我父子,此生不必再见。

李承乾从未想过,竟真的会如此。

李世民比历史上多活了十几年,李承乾总觉得他的时间还很长,所有迟早会有再见的机会,却没曾想,再见已是阴阳相隔。

李世民葬于昭陵,此后与长孙皇后常伴。

在国丧期过后,李承乾正式颁旨,册封李象为太子。

储君乃国本。

大位已定,朝中再无纷扰。

君臣一心,四海安稳。

只有二十多年,大唐再无兴起战事。

长久持平,使得各行各业开始井喷式的发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