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2章 何不食肉糜?皇甫龙斗降汉

“混帐!临安城内,数十万百姓,如若不行安抚之策,如你这般屠夫一样乱杀,一旦民乱升起,才是我大苍之劫!”杨提毫不在意回怼道。

为了杨氏清名,他早已置自身的生死于度外。

不管是作为一个直言进言的诤臣而被逆臣坑害而死,又或是在国灭之后,为国殉葬,对于他来说,没什么两样!

“哼!那些乱民,这个时候,难道还有反抗的力气?”

“若是真有胆敢生乱者,正好,以资军粮!”黄巢嘲讽了一笑道。

在他看来,这段时间,在军管之下,是给了百姓勉强维持生存的粮食供应,这个时候一个个也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胆敢生乱的话,军队镇压,和碾死蝼蚁一样简单。

正好,还能够缓解一下粮食危机,从双方面来缓解粮食危机。

只不过,他这番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暗自身寒!

甚至,就算是保护在皇甫古瀚身边的魔道天人阴先生,在面对黄巢的时候也有些发怵。

作为一个大苍魔头,他虽然也并未做过什么天理不容之事,但是,阴先生也绝对不算是什么好人,他和好人压根就不搭噶。可是,在面对黄巢的时候,他都感觉自己算是一个圣人了。

这段时间,黄巢绝对刷新了他这些同僚对于他的认知。

这货,在前几天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用百姓充作军粮的事情,一句“何不食肉糜”,可是让满堂公卿都脖子发凉!

再说了,“何不食肉糜”,这出处和当时黄巢想要表达的意思,那可是差的远了!

“陛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一旁的妖道闻人若海阴嗖嗖地道。

能博得一个妖道这样的名号的,能指望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想法,虽然不至于有黄巢那么疯狂,但是,也是偏向于黄巢的。

而闻人若海,他作为皇甫古瀚最早期的一个谋士,他的话,对于皇甫古瀚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毕竟,皇甫古瀚虽然同样也不认同黄巢那般疯狂的想法,在之前,黄巢提出那种办法来帮他们解决粮食危机的时候,他甚至还贬了黄巢一级。

但是,相对于杨提的柔和派,以及闻人若海和黄巢的铁血派,他也确实更加倾向于以强硬的手段来面对此事。

汉军大营内,杨延昭看完手中的情报后,说道:“蒙将军,咱们的宣文发出去后,确实给临安造成一定的动乱,可随着皇甫古瀚做出动作,如今,临安已经恢复了平静!看来蒙将军的计策,是难以成功了!”

杨延昭有些遗憾道,也不免有些急迫!

再不赶紧攻破临安的话,等到韩信来了,这首功可就不是他们的了!

作为二路军主帅,他们两个可都在对方的统辖范围之内。

“难以成功?”

蒙恬淡定的喝了口热茶后,淡笑道:“我看不见得。”

“难道还会有其他变化?”杨延昭诧异地问道。

“当然。”

蒙恬眼中满是自信之色,淡笑道:“从一开始,我就没指望能够以百姓作为突破口!”

城内的情况,从罗网的情报之中,他也大概清楚了,百姓们都已经被饿成软脚虾了,还能乱个什么?

“我从一开始,真正的目标就是在城内的世家身上以及东苍的朝臣!”蒙恬轻轻一笑道。

初至临安,他对于前面各县世家的那把屠刀,这是威!

而这段时间,城内守军损失惨重,即将断粮,随着杨素放弃他的君主,他们心中最后一丝援兵的希望也断了,这些都是赤裸裸的现实。

而他的宣文之中,更是明确写出了,祝他们攻破临安者,可加官进爵,斩皇甫古瀚首级者,更是可以直接封侯。虽然说蒙恬没资格做出这个承诺,但要是真能够斩了一国皇帝的首级,封个侯算什么?

而这一点,就是利了!

威、利,再加上现实,不愁一部分人不会临阵倒向他们!

像扬提这样的大世家,有他们的选择,因为他们有那个底气!但是,那些小世家可就没有了!

再则,在所有人都以为他想要煽动城内百姓的时候,必将会忽略城内的世家,而且这段时间,罗网已经行动了。

“看着吧,这出好戏才刚刚开始。”蒙恬信心满满道。

杨延昭闻言,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蒙恬见此也就不在多说什么了,杨延昭虽然不错,但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报……启禀将军,抓到给敌军奸细,说是临安城内派过来的,要面见两位将军你。”

听到这话,蒙恬露出果然如此之色,淡笑着对着杨延昭道:“看来,好戏也开始了,让人将那人带过来吧。”

不一会,一个全身都被捆住的瘦高个被押来,蒙恬见此淡淡道:“给他松绑吧。”

“诺。”

松绑之后,那人对蒙恬和杨延昭二人行了一礼,说道:“我家主人,愿为两位将军内应,助两位将军攻破临安,不过想请将军,答应一个条件。”

说着,那人取出一封信递给蒙恬,蒙恬接过看后眼中顿时露出果然如此之色。

联系蒙恬的人,就是城内的世家,虽然都是小世家,但联合起来之后,也是一股不俗的力量了。

而他们的要求也简单,等汉军占领临安之后,必须保留他们土地和私兵。

“小事一桩,本将答应了。”蒙恬笑着答应道。

使者离去后,杨延昭接过信笺一看,顿时一脸惊诧异的说道:“蒙将军,这种事咱们可做不了主,你怎么这么轻易就答应了呢?”

土地的问题也就算了,在大汉,不管是百姓和世家,朝廷都不会强行征收他们的土地。对于私有财产,朝廷是鼓励进行保护的。

之前整治过圈地现象,而且这一项也成为管仲改革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这两者之间却并不冲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