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彻侯的感觉就像回家一样,在宣室殿里的感觉,比家里感觉好多了!
朝野内外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咳咳咳咳······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除非你姓刘,否则,就千万不要谈‘封王’二字!
太后也不行、吕氏也不行!
好家伙
合着太祖高皇帝,花费整个七年皇帝生涯,是给你这外姓腾地方?
宫中这些个嗷嗷待哺的皇子们,是留给你一个外姓当马仔的?
别闹了······
这汉家啊,他姓刘
“封王免谈;”
“封侯么······”
“嗯······”
“价码合适的话,倒是可以商量商量·········”
独自躺在御榻之上,漫无目的的到处这么一声自语,刘盈面上的神容,也稍微轻松了一些。
诚然,先太祖高皇帝驾崩之前,曾经和元勋功侯斩白马而歃血誓盟: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令,天下共击之。
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将太祖高皇帝白马誓盟时的誓言拆分开,其实就是一下三点;
——非刘姓不得为王;
——非有功不得为侯;
——即为王、侯者,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而针对这三条誓言,第一条,是绝对没有商量余地的:某人姓不姓刘,也完全没有斟酌的必要;
至于第三天,即‘王、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也同样不容置疑。
因为这,是刘汉社稷的开国之君,给开国元勋做下的承诺。
哪怕为了兜住太祖高皇帝的老脸,这个规矩,都必须由世世代代的后世之君坚守。
最起码,也要那酂侯、留侯、平阳侯等几家元勋,时不时‘复其家’‘复其国’,做做样子。
而在太祖高皇帝的这三条誓言当中,唯一一条值得玩味,也多少留有些许操作空间的,无疑便是地恶天:非有功不得为侯。
有功劳的人,才能做彻侯,没有功劳的人,绝对不能做彻侯。
乍一眼看上去,这一条似乎也和‘非刘氏不得为王’一样,属于毫无难度的判断依据。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里的功劳,具体指的是什么?
当然了,作为太祖高皇帝刘邦亲自选定的继承人,刘盈当然十分清楚:先帝的意思,是‘军功’。
也只有军功,能被这位看似懒散,实则几位倨傲的开国之君,称之为‘功劳’。
但眼下,太祖高皇帝,早已经埋入长陵,坟头草都长好几丈高了!
这里的‘有功’,谁又能做出准确的解读呢?
——像少府梧侯阳城延那样,一手建成长安城,以及长乐、未央两宫,又接连担任郑国渠、酂渠的总工程师,这算不算功劳?
再有:未来的某一天,一个走了大运动傻大个,在天下某个角落的河边,降到了遗失多年的周王鼎!
那这个把周鼎献给朝堂中央,献给汉室的傻大个,算不算有功劳?
说到底,还不就是刘盈的一句话?
——刘盈说有,那就算是踩死了一只蚂蚁,也能被鼓吹成‘征战沙场’‘死战不退’!
反之,刘盈说没有,那‘上朝时左脚先埋进宣室殿’的罪名,也足以将一个人的政治生涯完全毁去。
虽说如今的刘盈,不大可能做出这样败人品的事,也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流氓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但理就是这么个理。
至于刘盈与吕氏达成某些不为人知的协议,并付出三五个彻侯爵位的代价,看上去或许有些‘乱命’的嫌疑;
但实际上,除了‘武功侯’之外,汉室天子将外戚,或是自家子侄封为‘恩封侯’,也早已是由来已久的事了。
——旁的不说,就说如今的吴王刘鼻,以及刘鼻的弟弟刘广!
这兄弟二人,对宗庙社稷,有个屁的功劳?!
非但没有功劳,这两人的爹,甚至还在代王任上,做出过在匈奴犯境时‘闻风而逃’,抛弃整个国家逃回内的事情!
真要较起真,也就是当年,刘盈亲自出征,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的时候,当时的刘鼻在偏路军打了一拳酱油。
然后呢?
——打了一圈酱油的合阳侯世子刘鼻,就被太祖高皇帝封为了沛侯!
——沛侯!
!
——那可是沛邑!
!
——是太祖高皇帝起家的龙兴之所!
!
!
若单只是如此,那倒也罢;
结果英布的叛乱刚一评定,刘鼻连自己‘沛侯’的敕封诏书都还没捂热,便有因为‘平灭淮南有功’,而被光速封为了吴王!
这事儿,你找谁说理去?
说起来,刘鼻这都还算好的,起码人家再怎么不堪,也确确实实立了点武勋。
虽然实际上,就是在平乱过程中打了一圈酱油,压根没立下什么具体的武勋,但对外稍微粉饰粉饰,上一上春秋笔法,也总能说成是刘鼻‘英勇杀敌,因功封侯、封王’。
但刘鼻的弟弟刘广,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了。
——淮南王英布的叛乱平定之后,新鲜出炉的沛侯刘鼻,被光速敕封为吴王;
而后,太祖高皇帝便脑门一拍:哎呀
我二哥的两个儿子,居然都不是彻侯了呀
这怎么行?
既然老大做了王,那这彻侯的爵位,就给老二吧!
就这样,从出生那一天,一直到刘鼻获封为吴王的那一刻,都从没有干过哪怕一件有用的事,甚至连‘帮自己的叔父、太祖高皇帝刘邦修剪胡须’这样的事,都从来没做过的刘广,被封为了德侯······
呵······
‘德’侯·········
合着只要姓刘,就可以什么也不干,便得封为‘德’侯了·······
对于这奇葩的兄弟俩,尤其是‘天降彻侯礼包’的德侯刘广,刘盈自然是怀恨已久。
但话又说回来,刘鼻、刘广兄弟,尤其是德侯刘广这件事,以及其他类似的事,如当年的羹颉侯刘信之类,也已经足以证明:将毫无功勋,尤其是毫无武勋可言的宗亲,以纯粹‘恩封’的名义敕封为侯,是太祖高皇帝曾经做过的事。
太祖高皇帝做过,自然也就证明:刘盈效彷太祖高皇帝,是可以有先例作为参照、凭证的。
至于‘吕氏不是刘氏,外戚不是宗亲’的问题,对如今的刘盈而言,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反正是恩封,有没有武勋都无所谓,娘家亲戚,就不算亲戚了?
嗯······
怎么不算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