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
昌世雄坐直身子,听着周衍描述的这个尚未真正出现的新兴事物。
“报纸类似于朝廷的邸报。”
“不过邸报只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而报纸则更宽泛,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外发行的刊物。”
“现今刚好赶上风云大会,蒙山县中人潮涌动,当中识文断字的不在少数,关心风云大会动向的也大有人在。此时发行报纸,大可以在这方面大作文章。譬如风云大会的具体规则,譬如这一次蒙山会场参加的武者人数。更细致些,还可以猜测夺冠热门,深挖热门武者的生平战绩、传承根底、掌握的武学等等。”
“这些都是此时民众喜闻乐见的,一旦有这样一份报纸,蒙山县中那些有闲钱的,愿意购买的必定不少。”
周衍向昌世雄说着自己的构思。
这是他在蒙山县待了十多天,四处转过,见到这里的百姓的生活水准跟识文断字的比例后萌发的一个想法。
大舒承平二十年,人民逐渐安定,百姓兜里渐有余财。
因此在物质需求之外,他们亟须新事物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好比蒙山县城。
街上小贩、菜农几多,商铺林立。
城中还有不少瓦子勾栏,常常爆满。
这说明蒙山百姓是有闲钱的,也有空闲时间。
而且大舒开办武学二十载,武道昌盛,不缺武者,更不缺识字的。
百姓有闲钱。
识字率不低。
又人人向武。
于是报纸这一行业在蒙山,在大舒绝对有市场。
寻常时候开办,兴许很难打开局面。但是现在正赶上风云大会,借着这阵东风,以蒙山为根基为起点,想要经营出几分气象不是难事。
经营产业!
这是周衍他们在回到大舒前就既定的计划。
不能坐吃山空,又不好打家劫舍,当然要做生意才能赚钱,才能维持几人的修行。
但是具体做什么生意,在回到大舒前还没定。
直到前两日才初步定下。
“不瞒昌兄,我们兄弟要办报,一为赚钱,二也是为了寻人。只要报纸办得好,卖的多,传播的自然就广。然后只要在报纸上用一块小版面登记寻人启事,找到家母跟弟弟的希望就大得多。”
周衍没有隐瞒。
他这一次瞅准报业,一方面的确机会难得,二来赚钱的压力迫在眉睫,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舒没有报纸他没法刊登寻人启事,那就索性自己办一份。
赚钱!
寻人!
一举两得!
周衍将初步构思给昌世雄说了一遍。
在蒙山县想要开办这么一份产业,单打独斗是绝行不通的,还得拉上三五地头蛇一起做,这样才能做稳、做大、做强。
昌世雄人在蒙山署,又是春案铜章巡捕。
这行人司春案负责的是行走四方、风闻奏事,做的就是收集消息的事情。
拉昌世雄入伙,至少这一次蒙山会场的许多内部消息跟参赛武者的根底都能轻松弄到,起步更轻松。
不止是昌世雄。
周衍还准备再拉蒙山县丞鲁子安、武学训导官韦平二人一同加入。
这样就能平稳渡过初期。
等后面扩张,再想法子拉拢更多、更高层次的人物上车,凭着大舒第一份报纸的优势,想要迅速扩张不是难事。
当然,这些都只是初步构想,具体实施后,到底能不能发展、能不能扩大,那都是后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