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几日在议事会上一般,刘琦年纪虽轻却对时势人情有一番独到精辟的见解。

刘琦所言的自危之处,于他目前所处的看似安全实则朝不保夕的境地来说,并无任何夸大之处。

刘琦有这番见识,也让蒯越心中的不满少了许多。

至少他蒯异度今日不是为愚者献计。

蒯越对刘琦所言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公子顾虑的是,越有上中下三计可供公子选择。”

刘琦一听大喜,不愧是荆州第一智者,不但有计策帮助自己,一说还就是三条。

刘琦连忙拱手对蒯越拜道,“三计为何,还望蒯君教我。”

蒯越回答刘琦道,“吾之上计便是,公子何不如在如今州牧对公子宠爱有加之时,自求为一郡太守,外出襄阳避祸。”

“届时公子在外手握一郡之实权,又远离襄阳这个是非之地,就算德珪有加害公子之意,难度也只会陡增。

如此公子可自安也。”

刘琦听完蒯越的上计之后,眉头皱起。

历史上刘琦抽梯问计于诸葛亮之时,诸葛亮献的计策与蒯越如今所言的这个计策大致相同。

而刘琦最后也依计行事,在黄祖战死之后,代替他成为了江夏太守。

但这条计策,却让如今的刘琦不喜。

蒯越见刘琦脸上有不喜之色,便问道,“公子可是对越的此条计策不满意?”

刘琦坦然答道,“蒯君这条计策虽佳,但自保有余却进取不足。

若是吾离开襄阳而外放于边郡,那吾岂不是将荆州世子之位拱手相让于琮弟吗?”

历史上刘琦虽然依靠诸葛亮的这条计策暂时保全了自己,但从他采纳那条计策开始,就代表了他已经主动放弃了荆州之主的位子。

古往今来,每当主君病重之时,多是选择身边的儿子继位,极少有舍弃身边的儿子而去外招其他儿子回京继位的。

而且人一旦不在主君身边,那么主君的什么情况等于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还有机会继承主君之位。

司马炎为了保证儿子司马衷能够顺利继位,强逼其弟弟齐王司马攸离京归藩。

而在司马攸离京的那一刻,支持司马攸夺嫡的势力瞬间分崩离析,司马攸也从此失去了继承晋国天子之位的任何可能。

永乐年间,汉王朱高煦与太子朱高炽夺嫡,朱高炽的谋臣想尽方法想让朱高煦离京就藩。

但朱高煦就是死赖着不走,也是担心自己一旦离京,那么他就再也无法继承帝位了。

而且历史上刘琦虽然依照诸葛亮的计策暂时保住了性命,但也让蔡瑁抓住机会趁机扶持刘琮上位。

并且以刘琦不在只能从权让刘琮继位的理由,从法理上为刘琮找到了继承荆州之主位子的依据。

而刘琦呢,离了襄阳之后,想见病重的刘表一面都无法做到,最后只能在江夏,眼睁睁得看着刘琮夺走他的荆州之主的位子。

这样的错误,刘琦绝不会犯第二次。

蒯越见刘琦对其的这条计策不满意,便劝道,“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最终得继晋国乎?”

面对蒯越的劝谏,刘琦态度决绝,他说道,“申生在内而危乃是当时晋献公老迈昏聩,且国内没有忠臣的缘故。

如今我荆楚贤才辈出,只要吾善加招揽,定不会招致申生之祸。

而重耳在外却得继晋国,乃是其有楚成王及秦穆公相助,而如今荆州四周,皆是敌视我刘氏之诸侯,安有楚成,秦穆相助乎?”

“况凡有血性,必有争心,琦宁愿奋力一争,也不愿苟全而逃。”

历史上刘琦成为江夏太守虽然得到了一时的安全,但最后还不是死的不明不白的吗?

在刘琦穿越成刘表长子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刘琦唯一的活路只有一个。

那便是继承荆州之主的位子,而后整合整个荆州的力量,来与天下群雄争锋,

否则,最多苟延残喘几年,但最后还是唯有一死而已。

此时刘琦的脸上还浮现了一些失望之色,刘琦还以为蒯越的上计会有多好,却没想到竟是保全一时的权宜之策。

见刘琦态度如此坚决,蒯越的脸上浮现了笑容。

他方才是说外出避乱是他准备的上计,但说归说,这条计策其实是他心里的下计。

他方才故意颠倒上下之计的顺序,乃是为了看看刘琦有没有英主必备的明断的能力。

如今看来,刘琦有。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