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武三年秋天,朱靖涛的嫡长子朱迪坤出世,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也将成为大明帝国的太子,大明帝国未来的皇帝。

当然,朱迪坤这个小家伙要在储位待多久,这就很难说了。如果朱靖涛长命百岁的话,那朱迪坤想要当皇帝,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在圣武三年这一年,大明帝国的工业、交通、教育和农业民生等方面,都再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大明帝国花费巨资从日耳曼帝国那里进口的各种工业设备,已经大批到货了。一家家的工厂,拔地而起。在日耳曼帝国的工程师的帮助之下,大明帝国的工业基础体系正在逐步成型。按照这个发展速度的话,要不了几年的时间,大明帝国就能够初步建成工业基础体系了。

虽然很初级,但好歹解决了有无问题。到时候,大明帝国将从落后的农业国,蜕变成为一个工业国。不过,大明帝国想要在工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的话,就必须要持续不断的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才行。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大明帝国在工业方面追赶西方先进水平。尤其是在高科技方面,更是如此。

要不然的话,大明帝国就会像灯塔国一样。虽然在工业产值方面已经超越了西方老牌强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但是在先进技术方面,却落后西方老牌强国不少,以至于综合实力,还远远无法同西方老牌强国相比。

朱靖涛相信,只要舍得花银子,舍得投入,大明帝国的工业就一定能够得到极快的发展。花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大明帝国在工业领域这个方面,追赶西方强国,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这个时代西方强国在工业领域面虽然领先,但远远没有到无法赶超的地步。

交通方面,大明帝国的几条重要的铁路和公路都已经开工建设了。尤其是十几万战俘加入到其中后,更是大大的加快了工程的进度。预计,在大明帝国未来发动对大清帝国的灭国之战的时候,几条铁路都可以投入使用了。尤其是陇海线,至少要修到甘素境内。哪怕距离边疆省还有一大截,但好歹已经缩减了大半的距离了,后勤补给的压力,自然也就要小得多了。

教育和农业以及民生方面,大明帝国同样取得了极大的成果。

随着老百姓能够填饱肚子了,也就舍得让孩子们进学校读书了。

在东方古国,向来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只不过,之前是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很多孩子都没有办法学。

现在,有这个条件了,帝国朝廷又在大力推动,帝国民众自然愿意让孩子们都学一点知识了。

整个大明帝国,都在欣欣向荣的发展。或者说,整个大明帝国都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了,正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国家的实力,也同样在不断的提升着。

时间再度飞逝,转眼间已经到了大明圣武四年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