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老百姓生活好了,自然喜欢一些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事物。

而且相声一个段子是一个段子,时间都不长,也不会出现中间没听就接不上的情况。

打个比方,相声就像电影,还是时间不长的微电影。

大伙忙累的时候看上半个小时四十分钟,正好。

但是评书不行。

它更像连续剧,还是几百集那种。

还有一点就是……评书界的老一辈太难超越了!

台下的观众们,一看台上的架势,纷纷安静了下来。

小辈儿说听书,值得一看。

张云磊清了清嗓子,说道:“晚辈张云磊,今儿回到咱们津门宝地,特向津门父老献上评书一段。”。

张云磊冲台下的观众们拱了拱手,接着说道:“英雄有谱、混混儿有论,人分三六九等、木有花梨紫檀。

津门这地方九河下梢,水旱码头,大邦之地、鱼龙变化。东西两方、上下两脚,能人辈出!”

张云磊醒木一拍,说道:“今天要说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津门关上西头永丰屯。

永丰屯贺楼后这有一条大街叫粮店街,粮店街西面,有一条胡同叫米店胡同。

在这住着这么一位姓李人家,一家三口人,一位老妈妈带着俩儿子。

大儿子天生痴呆,暂且不提。

二儿子为人机警,名金鳌,身高七尺开外,长的细腰乍背扇形身材,黑参参一张脸,浓眉朗目鼻直口方,一条大辫子脑后垂着……”

“霍!贼小子是要说混混论呐!”

混混论,又名沽上英雄,说的是清末民初津门有名的“大耍”李金鳌和王二秃的事迹。

但是由于地方特色太过浓厚,导致这部评书没那么出名,别说说了,就是听过得人都少。

津门的一些个评书人也很少有人说这本。

一来,这事迹传下来,部分细节就有些残缺。

二来就是马先生当年说这本评书的时候更是夹杂了不少相声的包袱和京剧中的身段。

所以一般的说书人,根本不会自讨没趣来说这本评书。

张云磊这段评书,还是前一世时,一次偶然和一位老先生学来的,为了学这段评书,他可没少下苦功夫。

张云磊说起评书简直换了一个人,没有平日的嬉皮笑脸。

身条不错的他,本就有些戏曲的弟子,通过身姿神态,把李金鳌描绘的是惟妙惟肖。

茶馆下面的听众听得是有滋有味,就连负责上茶的小厮都忘记给客人们续茶了。

一些人直到杯中空落,才反应过来。

但是,也不好意思叫小厮还斟茶。

毕竟好不容易有这么正的评书听,自己要是扫了大家的兴,不得被揍成cei瓜!

台上的张云磊表演完毕后,客人们都意犹未尽。

茶馆的老板从楼上小跑过来,十分激动的说道:“这位兄弟。这评书讲究有头有尾。

不瞒您说,这混混论,我们津门的老人们就号这一口,您看您这段时间,是不是得圆过来?”

评书说不全,那就像挖坑不管填一样招人烦。

茶馆老板自然不希望这件事发生在自家茶馆。

他看张云磊嘴角微笑,忙说道:“小兄弟,只要你来,赏钱一份不要,就是晚上的茶水钱,你我五五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