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氏是益州郡大姓,也是南中八姓之首。

民间势力强大,是地头蛇。

董和担任益州郡太守的时候,拉拢了爨习和李恢,才得已立足。

爨习是被诸葛辉赶走的。

现在他看李恢混得不错,于是就想回来。

这对于诸葛辉来说,确实很有帮助。

千金买马骨!

若是南中大姓,站在他这边,而且过得很好,那么一定会有很多人投靠过来。

刘皇叔入蜀,刘璋众叛亲离,就是很好的例子。

有的时候,名声也很重要。

“你姑父提出了什么条件?”诸葛辉感兴趣道。

“他愿意交出一半的田产。”李恢诚挚道。

一半的田产?

真是好大的手笔!

不管是百姓,还是大姓,都需要田产,这是恒产。

田产,就是命根子。

“好,他可以回来,田产就不必了。”

“不过,他必须遵守一点。”

诸葛辉强调。

李恢则是吃了一惊。

连田产都不要?

旋即他便明白了,最近官府的拓荒,田产增加了何止百倍。

在这种条件背景下,爨氏拥有的田产,价值被稀释。

已经不足以作为筹码。

“请主公明示!”李恢恭敬道。

“必须遵守我制定的律令,在律令下,大姓才能安排族规。”诸葛辉提了最重要的一点。

这时候,宗族观念很重。

官府没有效力的时候,宗族能够审判一人的生死。

诸葛辉不可能任由这样的乱象发生。

因此,律令必须推行,而且大于一切。

“我会向姑父转告的,他一定会答应。”李恢抱拳道。

诸葛辉非常满意。

这只是小事情。

南中的大姓,就和中原的世家差不多。

在后世,“爨氏政权”取代南蛮,统治了南中四百余年。

实力非常雄厚。

诸葛辉也不会与他们不死不休。

因为在某种意义来说,爨氏也是南中百姓。

他们源于“班”姓,为大汉镇守南中数百年。

官府不管事,南中的百姓,只能以宗族的形势联合,组建武装,与南蛮争夺生存空间。

他们对大汉是有功的。

众人商议了一番,确定了针对秃龙洞的方针。

会议一散,诸葛辉也松了一口气。

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多了。

处理起来也很繁杂。

他需要招揽更多的内政人才。

目前,只有马良、马谡、董和、董允、李恢五人。

马谡一直嚷嚷着,要统御大军,被诸葛辉一脚踹飞。

不如好好搞内政!

别想有的没的。

朵思大王似乎也有预感,他与木鹿大王进行了会面,密谋与官府对抗。

“孟获已经完蛋了,带来洞成为了官府的爪牙,我们南蛮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朵思大王忧心匆匆。

“哼!说到底,还是孟获的错,竟如此不堪。”木鹿大王冷笑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