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社只成立了五年,创始人便是老师父霍毅与其大弟子赵风凡。要说老师父霍毅定下了许多的规矩,其中就包括弟子外出“串门演出”的规矩。只要对方给得起这些,符合这规矩,这活就得接。

听风社最近有些不景气。演出剧院因为逾期使用的原因,被政府收回用地,相当于是被“封铺”,这样对于一个社团来说,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再加上老师父霍毅病卧在床,社团外出演出少之又少这样一来,社团收入就变少了。听风社六十三个弟子,终究还是要赚钱吃饭,这一来,矛盾就出现了,就连支持大局的大师兄赵风凡也无可奈何社团收入不足。一个月内,有八个弟子相继退社了,虽然说时间点不一样,但赵风凡相信,他们都是有“预谋”的。

听风社陷入了困难。这时候,老师父的规矩,反而显得更有作用

话说李风继和张风诚,就是这样赶上了武韦的演出。

“你是?武韦老师噢,好久没联系,找我有事吗?”电话那头,李风继回话道。

武韦开门见山,直接说道:“这次找您来,又是想请您帮一个忙。”

那头的李风继,已经是猜到什么原因,便说:“又要演出了吗?”

武韦:“对的。”

李风继:“那还是剧院那边吗,稍等一下,我去联系张胖子。”

武韦:“李老师”

“怎么?”

“这一次,要的人,比较多”

武韦也不确定需要多少位相声演员,但是他通过自己看视频改编而来的作品,初步确定是需要八个,其中包括李风继跟张风诚。

“八个?这又是什么演出呢?”李风继是没搞明白,以往的特约演出,也只有两对搭档同去,如今却是四对。

武韦又是开门见山,道:“只是演一场群口相声,但是,报酬是按照八人计算。”

李风继那头“嗯”了声,犹豫着说:“不知道这符不符合规矩啊”

“规矩这种东西,是可以打破的。”深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武韦,坚决抵制繁琐的规矩。

李风继显得有些犹豫,电话那头安静了片刻,才回话:“这个,我得问问大师兄。”

“那好,等你回信。”

“武韦先生,这又是您家剧场的演出吗?”李风继那边问。

武韦轻笑一声,回答说:“不是,我要请你们,来喜剧皇宫。”

电话那头没有了动静。

“再见,有消息就联系我。”

“好”

武韦挂掉电话。

说一说武韦选择相声的缘由吧。

毫无疑问,这一期,又是武韦的相声表演。

对于初级第一剧院来说,相声是少有出现的。反观中级剧院,各路相声名家汇聚。

所以,在第二阶段的表演上,来一大段精彩的相声,说不定能获得观众一大片喝彩,武韦便能力挽狂澜。二十万,似乎是小意思。这是对于武韦来说,一个极大的优势。

他想,好像规矩里头,没有说不让演相声,更没有说不能请外援。

请外援是普遍现象,有钱谁都可以请。正好比武韦当年无意之中观看b,看着场上一半的外援,心里就疑惑,难道中国的联赛都是需要外国人打主力吗?这可不是关乎国籍地域的问题,只是谁有本事谁上,谁让人家更有本事呢

听风社也有本事,至少,大师兄赵风凡是一个聪明人。他深知当年社团不太景气,也不管什么乱七八糟的规矩,听李风继说,有人要请八个人出面演出,而且只是演一场。

赵风凡:“群口?”

李风继:“是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