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照样在欧洲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要知道,历史上的新中国,在1953年10月27日,才由鞍钢无缝钢管厂的直径140mm自动轧管机组热试轧成功,才顺利的轧出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

这还是直径是140mm的钢管,至于可以用作枪管的,直径十几毫米的无缝钢管,朱棣也不知道其制造的难度会不会更大。

但是大概率是难道更大的,如果真的更容易的话,那么历史上第一个热锻法生产的钢管就是直径十几毫米的无缝钢管了。

毕竟那些领导又不是傻子,当然是先挑最容易的做。

所以,就算现在还用不了那些高端的技术。

但是使用镗床,用来钻孔,制造二战前期各国主要装备的枪支,还是属于可以触及的目标。

当然,要达到那样的技术,还是需要花费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的。

他自己虽然有更加先进的技术作为参考,不走一些弯路,但是想要赶上也是不容易的,毕竟这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二十年的工业水平的结晶。

但是再怎么拉跨,制造出一战后期的主站装备是没有问题的。

朱棣要做就要做目前条件下最好的,不会说先从什么火绳枪、燧发枪开始慢慢发展,当敌人用刀剑的时候,自己用火绳枪,而敌人升级用火绳枪后,自己在上燧发枪。

这不是典型脑子有坑吗?

虽然这是枪械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跟着历史的脚步来,简直是脑子有问题。

打个比方,就像你最开始来到一个城市上班,最开始人生地不熟的,去公司很多方式可以选择,比如先地铁后公交,又或者先公交后地铁,但是总有一条路是最优的。

几个月后,经过无数次曲折的尽力,已经发现了一个最优的方式。

如果这个时候你穿越回上班的第一天,难道不应该直接走最优的一条路径,还要去重新找一遍最优路径?那不是脑子有坑。

而那些先上火绳枪,再上燧发枪,永远只比别人领先一代的穿越者,看似装逼打脸,实则是脑子有坑。

简直是生怕自己的士兵不多死几个,或者是生怕不在武器的更新换代上,多浪费一些军费。

……

想着这些东西,想着就想远了。

总之,目前的最需要的是镗床,但是制造镗床,那最需要的就是车床了。

毕竟镗床很大一部分功能,是用来镗孔的,想要加工精度达到预期,对于主轴、轴承等零部件的要求相当之高,而要得到高质量的轴等其他零件,车床就是必不可少得了。

所以目前车床的设计主要就是为了之后的镗床等其他机床的制造打基础。

有了这个具体的要求,设计的车床的具体规格就比较好确定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