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荻颔首,并道:“到时候再说吧,小哥只说六一居士的手稿,价值几何?”
顾籍道:“还是那句话,有价无市,约莫万两银子吧。我当时是拿东坡居士的手稿,同杨阁老换的。六一居士和东坡居士之间,杨阁老更爱东坡居士。”
望着侃侃而谈的兄妹,陆父愈发气弱。
至于董氏的气焰,因顾籍并没有坚持让她下桌而微弱,随着顾籍和江荻那从容的对白而减弱。听到她完全听不懂的人和事,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对方不是故意找事,实在是大家层面不同。只是,陆通怎么就好命,娶了这么厉害的媳妇?她儿子,她儿子读书还不一定呢……忧愁渐渐爬上董氏的眉眼。
见时候差不多了,顾籍方道:“都是我的错,大好的日子,说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还是吃东西吧。真是好吃的都堵不住我的嘴啊。”
陆父只听到前面一句就立即接话:“是是是,吃吧吃吧。”
众人:……
顾籍淡定自若地开始用餐,对董氏列座一事,不再说一个字。但是董氏、陆父两个的心情,却是连美食都拯救不了的。
饭毕随意吃了几口月饼,应了节景,陆通不耐烦“全家”共赏月,指了有事要和顾籍说,要去前院。暖暖才得的宝贝很喜欢,立即牵着弟弟的手要跟去。小午是个离不得奶奶的,抓了陆母跟上。见状,江荻理所当然道:“婆婆一个人看孩子不容易,我也去吧。”
走的只剩陆父、董氏一家四口。陆敏略大两岁,还记得从前自家幸福的些许光景,就对陆通等人不熟,见只剩自家,心中无比欢喜,脱口而出:“太好了,又剩我们一家人了。”
脸颊的笑容,是那样真实。
见女儿如此,董氏萌生一股冲动,再回徽州,再做女东家的心思。可下一刻,陆政就打断了她的梦想,陆政道:“姐姐说的不对,大哥和大嫂、母亲和也是我们的家人。”
理是此理,事就不一定了。
恰陈妈妈负责善后,人还在后院,陆父就问她:“按照舅爷家的规矩,庶出的孩子是怎样的?”
陈妈妈抽空回道:“平日里吃穿用度、读书都是一样的,待到姑娘和少爷长大,姑娘家的嫁妆,嫡出是庶出的两倍子,少爷们娶亲也是如此。将来分家产,庶出的少爷一样折半。”
陆父听了就松了口气。
董氏却追着陈妈妈问:“妈妈说的乃是长辈与小辈,那同辈之间,大爷和二爷之间呢?”
“咱家有老爷在呢,二爷自然是老爷的事。”点名事实后,陈妈妈又说了另外一种情况,“若是那没有老爷的人家,弟弟妹妹跟着过活直到成人,也是有的。但是家财,却是在长辈去世之际就分好的。这之后,谁的收益归谁的。好比说,大爷若是靠着自家本事赚了许多家财,那也只是大爷的,同二爷没有关系。”
说到底,不管陆通有多少,那都是陆通的事。现在的问题是,陆通也没有,陆通吃的都是媳妇的,那就更不存在养“弟弟”的说法了。
董氏一颗心,如坠谷底。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