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魂空是谁?

华胥国提供的情况不多,也无特别之处,说明此人隐藏得很深。

墨尼克城太空军事基地的情报人员仔细查看了太空港的过往出入境记录,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年前,也就是三千多天前,也未查到她曾入境缇旦星。

就算阴魂空用化名入境,智能面部识别技术和电脑自动扫描、检索也能甄别出来,然而没有,说明她很可能是搭乘走私飞船非法入境,又不知用了什么方法令垂垂待死的克诺茨起死回生,直至搞出个天下大乱,篡权夺位。

切夫媞之前从未听说过有阴魂空这号人,说什么也想不到一个小小岛主,竟能助克诺茨掀起这么大浪,搅得缇旦星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十分震惊。

她说什么也没想到会阴沟里翻船,栽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岛主手上,要多恨就有多恨,一瞬间从人生顶峰跌落到谷底的感觉,十分不好受,更难接受。

但她很快镇定下来,从更大的角度去思考,这究竟是克诺茨纯粹的夺权行为,还是背后隐藏着更大阴谋?天劫已经来临,人类无法知道的是以何种方式显现,所以她必须通盘考虑。

令她欣慰的是,华胥王伏羲和苏蜜儿王安启很快召开新闻发布会,将缇旦王国的内乱定性为王权之争,不予置评,声明内乱未结束前,仍视切夫媞为缇旦王国女王和人类联盟主席,随后多次公开谴责缇旦军在贝庞城等地的抢劫和屠杀行为,要求克诺茨约束军队。

声明表明了两点,一是内乱未结束前,克诺茨国王身份仍存疑,为切夫媞争取到一定的回旋余地二是通过公开谴责暴行,给予她道义上的支持。

声明同时说明对缇旦王国的王权之争不予置评,意即不干涉其内政。

这一点,符合华胥王和苏蜜儿王一以贯之地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

声明虽没公开支持切夫媞,但彼此心知肚明,使她可以集中精力平叛。

她和克诺茨的王权之争,实际上就是伊阿佩斯和克诺茨王权之争的延续,这点谁都清楚。而同盟国内部,本身也存在支持伊阿佩斯和克诺茨的两派。

在第一时间获悉克诺茨叛乱消息后,她就命娜丽茜娅率一艘战舰火速赶回缇旦星,自己和普罗米斯留在火星,依据同盟条约,寻求各同盟国支持。

叛军在贝庞城等地疯狂地抢劫和屠杀的行为,经由诸多证据揭发出来,令人愤慨,也得到不少同盟国的谴责和同情。可毋庸置疑的是,至少从法律上讲,她的确已不是缇旦女王,这让各同盟国的意见难以统一,分歧很大。

依缇旦王国法典,克诺茨有长老院和公民代表大会的背书,就任缇旦国王的确合法,且就任时,由长老院院长昭告天下,以示正统,程序完备。

通常来讲,长老院对王室王位的继承问题并无直接的干预权,无权指定谁能做国王,谁不可做,但由其宣读王位继承人,则又有程序上的合法性,具象征意义,因而成了惯例。

这样的惯例已经得到了缇旦人和各同盟国的认可,因而无论从法律还是形式上,克诺茨都的确已经成了缇旦国王。切夫媞唯一还能争的,就是其夺权过程不合法,否则难以扳回。

可不论过程如何,手段如何阴险、卑鄙、残忍、暴戾,克诺茨夺权的程序确实合法,至于他到底该不该当国王,是王室自己的事,与外人无关。

这当然十分矛盾,也为谋反作乱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可也没办法。

因为民主政治从来不对结果负责,不管是谁,不论过程怎样,哪怕是一堆狗屎来做国王,只要程序没问题就行。这矛盾由体制决定,所以无法改变。

可怕的程序正义!

程序的绝对化彻底暴露出民主政治虚伪而又冷酷无情的一面。

在这样的程序正义面前,道德形同虚设,苍白无力,无法约束。

民主政治当然有长处和优势,但其弊端和危害性也同样十分明显。

缇旦王国自开国以来的近两千年间,篡位者以各种理由和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夺取王位的事,屡屡发生,层出不穷,兵连祸结,原因就在于此。

天长日久,积弊成疴,最终导致雄踞太阳系的缇旦大帝国就此覆灭。

就其制度性缺陷而言,阴魂空不过是压垮缇旦王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克诺茨继任缇旦国王合法,依据太阳系人类联盟章程,可名正言顺地顶替切夫媞成为人类联盟主席,这一结果显然已经影响到了整个人类。

正因如此,伏羲和安启才在记者会上公开表明缇旦王位之争是该国内部事务,无涉人类联盟主席变动,在缇旦王位之争未有结果前,不予考虑变动问题。

因按人类联盟章程之相关规定,切夫媞依合法程序获任人类联盟主席,其任期未结束前的临时变更,须经三大王共同表决同意,方为有效。

声明打破了克诺茨想立即接任联盟主席的图谋,所以留下缓冲余地。

伏羲和安启碍于人类联盟章程和星际交往原则,只能做到这一步。

但仅有这一步,显然不够。

如果没有火星各同盟国的支持,单靠她自己掌握的力量,能否平叛?

缇旦王国原有两艘太空母舰,一艘在金星战争后期毁于太阳风暴和日冕物质抛射,现仅剩一艘,加上三艘欧特律级战略打击舰和六艘俄瑞斯亚级战役打击舰等,组成缇旦太空舰队。

该舰队是缇旦王国武装力量的主力,由她亲自掌握,叛乱发生后,立即宣誓效忠她和普罗米斯,拒绝承认克诺茨是国王,虽有留守在缇旦星的一些战舰投靠克诺茨,但没大问题。

目前,舰队主力在火星与aa的太空舰队作战,随时可杀回缇旦星。

但太空舰队的优势在于太空作战,虽是精兵强将,但与地面大规模兵团作战的特点相比,又有劣势,且相距遥远,无法快速抵达,不能速战速决。

速战不行,就只有打持久战。

可持久战依赖充足的后勤保障和物质供给,而这恰是切夫媞的难点。

所以,她必须最大限度地争取火星各同盟国的支持,才能打败克诺茨。

关键时刻,寇斯助了她一臂之力。

寇斯虽是克诺茨之子,但对父亲又恨又怕,内心根本就不认他,得到贝丽仙国后,虽一度有些感激,但很开便担心坐不稳王位,所以严密监视。

克诺茨篡权成功,他深感不安,最怕的就是有朝一日诅咒祸及自身。

他从诅咒之剑下侥幸活命,在母亲呵护下日日提心吊胆地长大,时时提防被杀,怎不心怀怨愤?却一直隐忍不发,低调做人,与母亲相依为命。

九个亲生儿子先后无端惨死于丈夫手中,其母既悲且恨,不与之相见,但临终前,念及他孤寡无依,怕无人照顾,便劝寇斯忘掉仇恨,父子相认。

迫于母命,不能不从,勉强答应。

母亲死后,他表面上保持与克诺茨的父子关系,实则远远避开。

当年他娶姑妈为妻,固因好色,也是要羞辱克诺茨,故意令他难堪。

伊阿佩斯死后,克诺茨公开夺权,不惜发动令人类经济倒退六百年的体系战,他身为其子,却选择站在切夫媞这一边,让克诺茨始料不及。

他如此做,既是识大体,也是暗中培植势力,为有朝一日复仇做准备。

这时,他见乃父篡位,深知他野心勃勃、骄横跋扈、残暴嗜杀,不可信任,生怕他得势后再夺回好不容易到手的贝丽仙王位,一番深思熟虑后,以替死去的母亲和兄长们报仇为由,毅然宣布加入切夫媞阵营,答应出兵相助。

火星同盟国以贝丽仙国为首,他出面支持切夫媞,局势立刻改观。

克诺茨又没料到,气得吐血。

父子不和也就罢了,还冤结难解,互为仇雠,背后捅一刀,情何以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